第1240章 配合与不争功(3/3)


毕竟接受数十万士气未坠,体力尚存的敌军投降,肯定是有危险的。

河谷三面环山,只有一个狭窄的河谷口能退出来。

……

“中郎将,请恕遵直言,就算是我们着急渡水,最好也要先行谋划一番……”

毕竟没有人会想着在这个时候退回去,自然是要咬牙前进。

胡遵嘴里的先锋,正是他自己的儿子,胡奋。

“据探子所报,但凡易于渡水的地方,贼军皆设有营寨以守之,又在水边沿岸,每隔三里,就设有烽火。”

“将军明鉴,正是如此。”

胡遵恍然:

相比之下,此处的斜坡,观之就显得没那么让人绝望而不知如何攀援。

胡遵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中郎将的意思是说,我们给镇东将军创造机会?”

他说了这么一句,又抬起头,看向前方的函谷关,喝道:

李六带着姜维等人,站在悬壁边上,指着下面,说道:

“从这里,稍有些斜坡,要想下去,这附近再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地方了。”

好一会,他才说道:

“呃……”李六顿时卡住了。

“然也。”

姜维一行人很快就到了稠桑原的另一边。

然后他的目光再看向北边,又不由地叹道:

对他们来说,反正都到这里了,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镇东将军可是自己的贵人呢,收复上党的大功,自己岂敢与镇东将军争?

收复上党以后,才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

“胡将军,我这一路,让将士们急行,就是要让魏贼知道,我要急于收复上党。”

更别说侥幸能走出去,但到了另一面,又是壁如刀削,如何下去,亦是个难题。

但没想到对岸的贼军将领,并非平庸之辈,防守极为严密,最后不得不在西岸扎营以待大军。

“喏!”

“来人!”

“没错,将军,若是吾等突现贼后,贼人必定要被吓破肝胆,函谷关何愁不下?”

翻上了稠桑原,对于将士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姜维脸上的神情越发坚毅:

“若是我们不下去,继续穿过这片密林,直至尽头,便可依据地势便利,居高击谷内之贼,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明明前面看起来是一个灌木丛,根本过不去,但此人走到跟前,再一个转身,眼前就突然出现了能走过去的空隙。

看到将士士气振奋,姜维心里亦是高兴。

“喏!”

李六在最前方带路,同时解释道,“这里根本没有路,若是初入此处,多半是没办法分清方向的。”

汉军给的东西,确实是自己最需要——那可是比钱还要硬的东西。

姜维闻言,看看身边的将士,问道:

“诸君随维到此,可曾因为受累而心有怨言?”

胡遵是突陈军的主将,而突陈军又是此战的主力,有些计划,石苞自然是要与胡遵说清楚。

周围的将士听到这个话,皆是面露喜色,跃跃欲试。

就算是不迷路,但想要在这密林中行军,亦是极为考验将士的素质。

“将军请看。”

“将军,小人往日常在这一带打猎,故而熟悉这里。”

“突降于贼人之后,虽能吓敌,但万一贼人缩于关内,死守不降,以待东面来援,吾等未必能一鼓而下。”

只要将绳索连接起来,再绑于树上,最后借绳而下。

“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上党的贼人尽可能地调动过来。”

现在他们居然敢通贼作乱,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胡遵自然不知道石苞心中所想,但听到石苞的打算,他心里不由地油然升起一股钦佩:

中都护当真是御下有方啊!

换作他人,岂有不抢功之理?

偏偏中都护麾下,诸将虽隔千里,不能通信,却能如此配合,非但没有丝毫争功之意,反而主动谦逊让功,难得啊难得!

怪不得大汉这些年来,屡战屡胜。

士卒精锐骁勇,诸将团结无二,何愁大业不成?

这般想着,胡遵看到石苞忍不住舔了舔嘴唇,有似豺狼流涎,不知怎么的,又突然打了个寒颤。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