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偷渡稠桑(3/4)

道:

“若是能找到同类,自是最好,就算是找不到,也要找到线索,到时吾再试探一番,自可知道他究竟是不是细作。”

“吾则趁此机会,领军向南,寻找机会。若是能找到山径,到时我自会派人告知休然,一齐行事。”

除了所行之处,皆是罕见人迹,无路可走,需要自己开路之外。

“当时不少军士私自逃离,小人与先父亦,亦趁乱出逃,藏身于秦岭之中。”

“小人的先父,乃是关中人士,后来遭到兵乱,举家逃入汉中,岂料魏,魏贼后来攻入汉中,尽迁汉中百姓。”

从眼前这队军伍的旗帜看来,多半是尚赤,如今喊魏为贼,当是汉军无疑了。

“将军?”

柳隐闻言,点头:

“如此甚好,将士们确实也应该休整一下了。”

饶是如此,仍有数名士卒消失荒草深潭中,近百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生病受伤,不得不被转送回去。

“果然是细作,把他押下去,严刑拷打,定要从他嘴里问出他所知道的一切!”

他只关心,自己究竟能不能翻过眼前的高塬,绕至贼军后方。

“捕猎?”

那细作得到说话的机会,不等缓气,就“噗通”瘫在地上,连连叩首,求饶道:

懒得跟他解释,反正也解释不清。

此行从八月初出发,十来日,不过是走了七八十里路,一日所行,不超过十里。

姜维再次凑近那人,盯着对方:“带路,只要你能带对了路,我就相信你。”

“说!”

“将军,若是此人撒谎,或是魏贼细作,到时我等跟随前往,只怕有危险啊!”

姜维起身,招了招手。

那人迟疑地拿起来,犹豫了一下,小心地啃了一口。

“如今这边既无绝涧,总归是要试一试才行,不然吾等二人无功而返,如何甘心?”

“当然好吃,这里头可是拌了盐巴,肉丝,鸡子等等不少好东西,吃一块能顶一顿饱。”

李六身子哆嗦着,就连嘴唇都跟着颤抖起来。

“是。”

再加上自秦岭而下,有不少水流往大河方向注入,但因为流量不足,积于高塬下,形成了泥坑乃至沼泽之类。

“将军,将军,小人不是细作,不是细作,真的不是细作!”

反正他是大汉的征东将军,和魏贼又没什么关系。

这些泥坑沼泽,往往藏于齐人高的野草当中,稍不注意,就会陷没进去。

将士们只能是以刀斧开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踩出一条路来。

若是换成魏军,他肯定是半个字的实话都不敢说。

“折寿咧……”那人目光有些呆滞,喃喃地说道,“吃下去折寿咧……”

“喏!”

所幸姜维这一路过来,寻了几处干燥的地方,临时扎了营寨,都未曾拆除,故而这一路回去,倒也不用担心。

姜维于是吩咐众人下去后,鼓舞军士,以待明日。

“若是稠桑原西边与东边一样,皆临绝涧,则吾等除了强攻,再无他法。”

只是越往南,就越难走。

李六的这番话,确实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谁料到魏军这个细作毫无骨气,还没等军士把他拉起来,他就立刻大呼:

“将军,将军饶命!小人招了,小人招了!”

“吾等愿随将军!”

“冤枉啊,将军,小人冤枉!小人所设的陷阱,本是为捕猎,何敢伤将军麾下虎士?”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吾军到此,岂可复退?”

姜维和柳隐二人,兵力不足,魏军又早有准备,提前在新关前挖深沟筑壁垒,让二人一时间竟是奈何不得。

“试试?”

“吾愿意跟随将军前往!”

“如果你当真不是细作,那么你在出现在这附近,恐怕也是住在这附近,若是吾派人分散去寻找,说不定能寻到一些线索……”

“吾等父子随军才过函谷关,就传魏贼在南边荆州又遭到败仗,战事吃紧,魏王正在迁都,闹得人心惶惶。”

若非姜维让人多带绳索,及时拉出来,说不得掉进去的将士,就要被泥水吞没。

“是。”

“将军,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

“还敢狡辩!这兵器,乃是魏贼军中兵器,你道吾不知耶!”

姜维一挥手,军士会意地把此人又放下。

“那我当如何配合伯约?”

“你所言,可为真否?”

待地势明显抬升,就连姜维,亦不得不弃马,与将士一起步行探路。

对方脸上顿时血色褪尽,煞白无比。

东西很快拿过来了,姜维把一块糖粮扔到他面前,示意道:

“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