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偷渡稠桑(2/4)
应道:
姜维领着人,南行数十里,但见地方荒凉,杂草丛生,只能靠着高塬绝壁辨别方向。
“只要你能带着我们翻到对面去,这些,就都是你的,到时我会放任你离去。”
“明日吾与尔等诸人,一起细加搜寻这最后的十余里路,若是得天之佑,翻过此塬,吾与诸君,共享大功。”
“就是蜜。”
只是直至日头过了中天,各队人马竟是皆无一队有好消息传来。
姜维接过来定眼一看,眉头就是禁不住地一挑:
“这是……贼子的军中兵器?”
“那你肯定也知道,如何翻过这道高塬了?”
他不由地发出一声长叹:
“果真天不佑我也?”
“将军,将军,你这是……”
姜维无奈,只得领军继续往南走。
这刀弓的模样已经有些老旧,但姜维当年好歹也是凉州天水参军,一眼就能认出这是魏贼早年军中兵器的样式。
只是稠桑塬壁如刀削,横亘于秦岭和大河之间,想要找到翻越过去的险径,何其难也?
就算是偶有发现能越过高塬的地方,但因为离函谷关太近,魏军早已有了防备。
谁料到眼看着日头下山,最后一队人马归营,竟是秘密押回一人:
“将军,吾等抓到一人,有可能是细作!”
诸将皆踊跃而应:
听到这个话,柳隐知道姜维决心已下,不好再劝,只能问道:
姜维道:
“前番厮杀激烈,将士怕是已经有些疲惫,休然只管安排他们休整一番,贼子定然不会怀疑。”
他又拿出另外一块扔过去,“再尝尝这个。”
“小人那时才十三岁,就又跟随先父迁回乡里,谁料还没安顿下来,未有生计,当地官府欺小人全家才回乡里,无着无落,就把小人与大人皆征入军中。”
姜维看着延绵不断的高塬,目光坚定:
此时的稠桑原,虽已不是桑树成林,但仍是林木茂盛,想要攀援,困难极大。
稠桑原附近的地形,本就是高低起伏,千沟万壑。
“好,既然你敢如此保证,那也就是说,你在这山里,藏身二十余年?”
于是他召诸军将前来,说道:
“但若是你做不到,那就定然是魏贼细作,到时候吾要借汝项上人头磨剑!”
乱世之中,百姓逃入山林避难,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反而是最正常不过。
姜维没有给他反应的机会,继续说道:
姜维大喜。
“那也就是说,你很熟悉这一带了?”
“回将军,吾等按将军所令,前往南山山脚下查探,谁料到此人藏身于丛林中设置陷阱,若非吾等仔细搜索,就差点被陷阱所伤。”
然后又放低了声音:
话未说完,姜维“咣当”地把刀和弓扔到他面前,厉声喝道:
听到姜维的话,再看到他的目光顺着稠桑原向南望去,柳隐一下子就猜到了对方的想法,他不禁有些担心:
“伯约这是意欲寻路攀援高塬耶?此等高塬,多为绝壁,上又有密林,恐难以攀援上去。”
于是两人召来底下将校,姜维开口说道:
“今贼早有备,若强攻之,则伤亡不可估计,故吾欲率一部精锐,寻险径绕后以破贼。”
姜维看到对方这个神情,心中已是猜到几分,只见他冷笑一声,站直了身子,居高临下地看着李六:
姜维与将士们,还要仔细搜索有无能攀援高塬而上的地方,速度自然极慢。
姜维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但见此人满脸惊恐,衣着褴缕,观之确实不似细作。
“方才吾曾用言语诈彼,依彼之反应看来,吾料其所住必在附近,你且领人前去细加搜寻。”
话说得太急,嘴里不小心喷出了沫子,然后吓得他下意识地捂住嘴,小心地扒拉着地面,捡起米粒大小的沫子,放回嘴里。
这个地方居然还有贼子的细作?
莫不成贼军早就料到吾的行动?
想到这里,他心底就是一沉。
才刚嚼了两下,眼睛顿时就猛地一亮:“咸的?好吃!”
百里之路,看似不远,但真要走起来,翻岭爬沟,实则有两百里甚至三百里。
当然,此人的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姜维不关心。
姜维抖开毛毯,再扔到他面前,“毯子,厚实得很!山里寒气重,夜里盖上它,暖和得不得了!不信你摸摸!”
“拿一袋糖粮,三袋干粮,五张毛毯过来。”
那人一听,脸色一变,顿时呐呐不敢言。
“啥是糖?”
若是到了秦岭,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地点,那他们这次,就真的要无功而返了。
姜维一听,心头一跳,“细作?”
姜维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