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黑夜里前行(1/2)
校园网在上线的头一个星期,用户是呈个位数的增加的,而且根据网站的访问量推算,这些用户即使注册了也立刻关掉了网站,根本没有发条说说跟别人互动一下的想法。
这说明他们俩开发出的这个网站几乎没有用户粘性。
这让廉涛很郁闷。
上线第三天,一个不是海大的学生用户注册了帐号,发布了第一条说说点进去竟然是黄|色信息。
廉涛快崩溃了,连夜找到杨宙商量解决的办法。
“在网站开发的时候,已按你的要求提高了注册门槛,但还是让一些社会人员进来了,他们要是一直发布这样的消息,我们这个网站就被定义成垃圾网站了,会直接死掉。”
杨宙同意廉涛的说法。
恶币能驱逐良币,如果这样的消息持续发布,已经注册的用户也会流失。
“如果我们再一次提高注册门槛呢,比如注册时必须填写学校名称和班级信息,甚至用学籍号注册?”
“那样不就成了学校的官方论坛?”
“不是,我们并不是通过学籍号来鉴别这个用户是不是海大的学生,我们只是近一步提高注册门槛。”
廉涛想了想,同意先试试。
见廉涛沮丧,杨宙笑着开解道:“别灰心嘛,我说赤创业就是在黑夜中前行,我们不知道太阳什么时候升起,只能保证自己活的久一点。”
其实他的笑也很勉强,在校园网开局不利的时候,同城快递也出现了问题。
认识鸡头哥没多久,杨宙就在校外租了房子,把校园快递的办公场所也搬到了外面。
因为每个中午都有七辆出租车停在教学楼前,很容易引起围观。
在校外有了办公地点后,孟宇开始记录每天的收发信件数量,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买出去的信封数量和邮寄的信封数量不符。
如果说学生买了信封不立马写信,杨宙能理解,但那也应该是信封销量大于邮寄数量,但现在是邮寄数量大于销售数量。
也就是说,他们卖出一千个信封,却配送了一千一百封信。
多出来的一百个信封不是他们的,钱也给不到他们,但信却让他们送了。
有人拿着假信封充数。
虽然这没加太多的运营成本,但却让别人占去了便宜。
杨宙和孟宇把每个学校分析了一遍,觉得捣鬼的应该是某个学校超市的老板,因为他们是唯一有能力把假信件混进去的人。
第二天,他跟孟宇开始挨家排查。
在附中的校园超市里,当他们说明来意时,老板对杨宙表示了不欢迎:“你们这信封还需要盘点库存?”
“是,我们准备换一批信封,想知道老信封的数量。”杨宙耐心解释。
“我这正忙着呢,没时间跟你们一块数信封。”
“不用你数,只要把所有的信封拿来,我自己清点就好了。”
“你有完没完,我说了我忙着呢。”
“既然是合作关系,当然是算清账目才好结算提成,我们记录的账目跟老板超市的销售数量有出入,要是不清点出来,我们就只能按我们的数据给你结算销售提成,那样你会少拿钱。”
“好,你查吧。”老板说不过杨宙,把一摞信封扔了过来。
就他的态度,杨宙就预感到可能是附中出了问题。
数完信封的库存,杨宙拿出一个信封:“老板,这有点有不对吧。你看这个信封,看起来跟我们的卖的信封一样,但实际上它要大一些,盖的快递章也不同,这是假信封。”
老板眼皮一翻:“你的意思是我以假乱真?”
“没这个意思,也有可能是附中的学生为了省钱拿假信封滥竽充数,就是希望老板再收信时能把把关,别再让假信封混进来?”
“你一个信封给我那么点提成,还要我给你辨别真伪?我没功夫,除非加钱。”
“分成都是一样的,而且这个快递也有运营成本,已经加不了钱了。”
“那我辨别不了真伪。”
“不辨别也可以,我们就按账目上的销售信封数量来进行结算,怎么样?”
“不行。”老板很狂妄。
杨宙眯起了眼睛。
超市的老板之所以如此狂妄,就是吃定了杨宙不敢不合作。
因为能在学校里开超市,肯定跟校方有关系,说白了在海大附中这个学校里,销售渠道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也是老板嚣张的根本原因所在。
杨宙看了看超市老板态度,意识到这事不能妥协,大不了不合作了,但如果给附中的超市老板提高分成比例,那接下来的所有超市老板都会拿此说事。
最关键的如果杨宙妥协了,他们就会意识到杨宙是个软柿子,还会有下次。
“如果是这样我们只能终止合作了。”
老板冷笑了几声,任由杨宙拿着信封离开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