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千日之功(1/2)

天底下所有的人脉没有现用现找的,成功人士编织出的人脉网大多都是闲置,但用到时就能发挥出作用。

所以用人是一时之需,养人却要千日之功。

至于编织什么样的人脉对自己有帮助,那要看一个人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没有准确的预判。

杨宙预判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能用到“龙哥”宁小龙,所以他已开始培养这条人脉。

在校园快递风风光光运营的时候,他和廉涛开发的校园网悄然上线了。

杨宙对怎么做一个网站没有经验,在计算机协会也只是做一些日常维护,直到亲自参与了这个校园网的开发,他才意识到眼高手低是所有人的共性。

一个看以简单的网站,耗费了他和廉涛的大量心血,到最后也只上线了四个功能。

一个说说可以像微博那样发表状态,一个找朋友可以智能识别刚刚注册但还没加关注的同窗好友。

其它的两个功能跟前世的校内网相似,原本计划一起上线的空间日志、相册和问问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开发成功,准备在上线后的第二个版本推出。

廉涛对校园网的进展如此之慢有些郁闷,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根本不具备独立制作网站的能力,把这么好的创意给糟蹋了。

杨宙在一旁开解:“这几个功能都是城市论坛所不具备的创新型项目,进展慢是正常的,给自己一点耐心。”

“可是太慢容易被别人反超,要不把李大嘴拉进来?”

李大嘴跟廉涛的关系挺好,两人同属计算机学院,又是同一个专业的上下级,廉涛都有培养他当下一届会长的打算,但李大嘴人如其名,大嘴,守不住秘密。

杨宙想了想,眼下也没几个可用之人,只好点头:“但不能让他把校园网的事弄的满校皆知,尤其学校层面,校园网在还没有知名度的时候,只能以一个非官方的交友网站出现。”

“这一点我亲自敲打他,让他管住自己的嘴巴。”

“好。”杨宙同意了:“你和李大嘴负责网站的主要开发设计,日常维护我来做,但大一的时间没有你们自由,我还想找一个帮手。”

“可以,你有人选吗?”

”安澜怎么样?”

廉涛有些意外:“是你的意思还是她的意思?”

“是她很加入进来。”

廉涛思考了一下:“她能进来当然是好事,只是她和李大嘴是以合伙的身份进来还是发工资?”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杨宙早就想跟廉涛讨论的问题,只是一直没找到切入点。

现在廉涛主动提了出来,就好好聊一聊,只是他要先了解廉涛的想法,试探性的问道:“大嘴是合伙人,安澜就发工资吧。”

这就意味着校园网的合伙人由两个变成三个。

他们两人做这个网站就是要赚钱,当然还有情怀在里面,但公司太小,不到谈情怀的时候。

公司盈利时,有几个合伙人以及合伙人占怎样的比重就关系到怎么分红了。

假如这个网站卖了,卖了一百万,他和廉涛对半分钱,但要是李大嘴进来呢?

是平均分成三份还是怎么样?

杨宙不知道廉涛和李大嘴的交情好到什么份上,在十几万的诱惑上,很难保证每个人还是现在的样子。

更关键的是,杨宙从来没想过变卖校园网,他想把校园网一直做下去,成为中国的b,到时,三人的分配比重就成了股权的比重。

涉及到校园网的发展规划,决定了网站的生死。

先小人后君子,把这些事谈清楚了不仅不伤感情,反而有利于合作。

从廉涛的反应来看,他也早就想过这些问题了,他告诉杨宙:“要不李大嘴前期也是发工资,后期看他表现再讨论入股的事?”

“好。”杨宙点头。

他试出了廉涛的意思,并不是想让李大嘴入伙增加已方的分配比重。

只要廉涛没有私心,那杨宙就能让校园网强大。

毕竟,他拥有未来之眼,知道校园网的发展方向,有太多的想法和元素等着他加入,但如果廉涛有私心,他的那些想法会有所保留。

“我觉得我们要注册一个公司。”杨宙进一步说道。

廉涛有点意外:”注册公司?”

“对,一家互联网领域的公司,校园网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注册了公司就等于把校园网合法化了,说白了它就成了我们的孩子,谁都抢不走。”

“有道理。”

跟执行力强的人合作就是这点好,有了想法立刻满地实施。

廉涛和杨宙开始着手准备注册公司的事情。

四季花园的这个房子本来就是商住两用,用来注册公司再合适不过。

准备材料期间,廉涛把股权分配协议书也起草好了,杨宙占51%,他占49%,也就是说,廉涛让杨宙拥有了这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

杨宙拿着这份股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