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2/3)

您禀报的第二件事”看着闵应难看的脸色,乐湛艰难的说出口道,“越妃也不见了,与乐王失踪的时间一样,都是昨晚。”

‘砰——’

乐湛的身子随着那桌案的响动,也跟着震了一下。

“收拾一下,我要进宫”

闵应放下手中的折子,这件事非同小可,他得召集众臣一块商议对策。

……

“荣亲王的意思是乐王殿下在牢中消失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人又不会什么穿墙术,怎么会突然消失不见。”

崇明殿中,除了闵应,还有众位大臣,正在皱着眉头,听乐湛描述事情的经过。

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暗中嘀咕怀疑的。

“王爷,别是又是像袁氏那般,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吧。”袁氏一族被逼迫造反的事,在先帝在位时,有些人就早已心知肚明。

开口的,正是朝中正一品的枢密使,常全。

他看起来四十岁上下,留着一副美髯。

“常大人的意思是有人为了逼迫越家造反,特地使的计策?”

说话的另一人,则是刚刚升任正六品承直郎的薛启铭。

“正是如此”

常全抚着胡须,一派正直的脸上带着几分笃定。

“有过前车之鉴,常大人的怀疑也不无道理”薛启铭点了点头,“但是也不能否决是不是越家故意混淆我等的视听,让我们误以为他们并没有派人来救越妃与乐王,这样不是正好可以洗清他们自己的嫌疑?”

薛启铭的话,点醒了在场众位大臣,谁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闵应看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是却都没讨论到点上,脸上不免带了几分急色。

“究其经过,不如想想应对之策。西靖可是还镇守着八万守军。”

闵应的话让大殿中陷入了一片死寂。

西靖往西就不再是大梁的地界,所以此处也是大梁的重要边境之一。

西靖的越家,自十五年前,就一直负责镇守大梁西部边境。

如今西靖的边民怕是已经到了只知越家军,不识天子令的地步了。

“西靖与其他几处边境相比,离着京城最近,若是越家起了反叛之心,怕是会……”

说话的是还是常全,常大人。

他虽然为人处世一根筋,但是在政务上却尤为出色。

是大梁为数不多的肱股之臣中的佼佼者,这一个多月以来,也帮了闵应不少忙。

“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先调遣边军入京,好拱卫京都。”

“常大人,那将边军调遣入京,边境要何人来镇守?”

说话的吕奢扬,乃是从二品金吾卫,他虽然说官职品级不如常全,但是却也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最看不惯的就是常全那一派迂腐,不懂变通的做派。

“这……”

常大人一时语塞,将目光为难的转向闵应。

“既是如此,那……”

“亲王殿下,不好了”

李公公喘着粗气,手里的拂子拿反了都没发觉。

“怎么了?”

闵应看到李福顺脸上已经发白的模样,一定不是什么小事。

不然,李福顺这在宫中浮沉了大半辈子的人精,绝对不会如此失态。

“八皇子不见了”

李福顺还知道轻重,这般大事,还没再众位大臣面前直言,而是附耳在闵应跟前,尽量压低声音说的。

“什么?”

闵应微微眯起双目。

希望不要与今日这件事挂钩就好。

“立即派人搜,宫里寻不见,就去宫外搜”

八皇子绝对不能出事,虽然他还只是个稚儿,但也是整个大梁百姓的精神支柱。

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怕是会动摇民心。

“诸位先退下吧,本王还有其他要事”

先将那些大臣打发走比较重要,人多嘴杂,到时候你一句我一句,局面只会更加混乱。

“走,先去朝阳宫”

闵应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形影不离的乐湛。

李福顺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也跟了上去。

“什么时候发现八皇子不见的?”

闵应的步子迈的大,乐湛跟着不费力,但是李福顺跟起来就吃力的紧了。

他送出一口气,回道。

“就在半个时辰前,伺候的宫人进去发现床榻上躺着一名小太监,根本不是八皇子。”

“掉包?”

紧紧皱起眉头,这怕是早有预谋。

“乐湛,我去朝阳宫,你去景然宫,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因为顾忌八皇子年幼,并没有搬寝宫,寝宫依旧设在朝阳宫。

“是”

闵应的步子又快了几分,他眼前浮现的全是八皇子那张天真无邪的小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