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法对(2/2)
本来我就没想问将军那很多的行军布阵之法,可又担心若是不问,恐将军心存芥蒂,怪我鄙弃将军。不得已而为之,还看将军勿怪。”
束文正道:“不敢,不敢。大汗礼贤下士我是早有耳闻,却不想大汗如此平易近人,实在是出乎束某人所料,本日一见,实在是相见恨晚。”
忽必烈眉毛一挑,说道:“好一个‘相见恨晚’,本日便为了这个‘相见恨晚’,须饮三大碗。”
束文正后喉结高低动了几下,几近哽咽,不再言语,便连干了三大碗酒。
忽必烈道:“我听说将军祖籍乃是邓州穰城。十余年之前,我奉皇兄之命,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整理军政、屯田唐邓之时,便往过穰城。我想将军也必定回故乡探查过,我大蒙古国固然是从漠北而来,但在漠南至江北之地久也,是褒是贬信任将军也心中有数。百姓能安身立命,则天下大同矣。”
束文正起身拱手道:“不错,这十余年间,我不止一次派人回乡探查。大汗整饬吏制,立经略司,励精图治,广得民心。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教。便是金、宋两朝都没未能如此。”
忽必烈道:“我蒙古雄师从马背上得来的天下,固然此刻兵强马壮,但是‘可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你们汉人的儒、道、释、医、卜等实在是高妙尽伦。若一味奉行先祖之策,烧杀无度,岂不是暴殄天物么?与其到时候天怒人怨,还不如顺其自然。”
束文正道:“大汗此言可认真?”
忽必烈正色道:“我堂堂大蒙古国,踏遍了大地的尽头。我的宗子也就是太子,取名‘真金’,乃是你们汉人高僧海云禅师摩顶受名。我又让他拜了汉人丞相姚功茂为师。将军还认为我戏言么?”
束文正道:“大汗如此圣明,乃是百姓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海云禅师,史书上确有其人。海云禅师以世间万物真金最贵,故为太子取汉名真金。
海云,山西岚谷宁远人,俗姓宋,法名印简 ,海云是其号,生于金泰和二年(1202)。
他的事迹,无念常《佛祖历代通载》、程矩夫《雪楼集》、《大蒙古燕京大庆寿寺西堂海云禅师碑》记载甚祥。
海云是金元之际北方佛教的临济宗师,他一生的运动对元代临济宗乃至全部元代佛教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金贞佑五年(1217)木华黎攻陷宁远,海云与其师父中观都被蒙古人所执。后海云吸收了成吉思汗给他的“寂照英悟大师”的封号,回附。此后的蒙古统治者对他都十分敬佩,窝阔台汗赐以“称心自在行”;贵由汗颁诏,命师统僧,赐白金万两(《佛祖历代通载》),此为蒙元帝国命僧官主持全国佛教事务之始;蒙哥汗即位后,壬子(公元1252年)夏,被授以银章,领天下宗教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