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恩义收状元(2/2)
识我者刘爵帅,请爵帅放心,季直一定不负爵帅厚恩,一年之内若不将制造局各事办好、不将通驿事大变而合爵帅之需。季直以些报恩。”
走到这位状元郎的面前,刘克武心想。你可别死,这民族资产阶级,以后还得指望你来当个好的带头人呢。你死了,老子那不等于自己砍了自己的一条胳膊吗?
对于这位状元郎,在场的诸人只知其实早年出身已经并入新南军的庆军,是吴长庆的身边与袁世凯齐名的文武双幕中的那个文。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人对洋务上的思想,是不比此时那三个洋务派领袖弱多少的。
其他人不知道,刘克武却很清楚的记得,这个人旧岁本来就已经中了秀才,但由于是冒他人之名而引出了“冒籍案”而被一度削了功名。
此后前后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均未中试,直至其师孙云锦任江宁知府时,他才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俗称“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声名渐著,成为“清流”着重延揽的对象,但此后张寥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
也正是这四次的落第期间,张塞开始广博西洋之书,加之对清流把持学政而其屡试借落榜而心生的痛恨,这才开始转向了洋务派一面。
不过张寒对清流已经产生恨意,那位帝师可是不知道,而这四次张塞的不第,也正是那位翁中堂当时急于将此人收入门下,刻意的去找张塞的卷子点会元才误致而成的结果。
有了会元功名之后,张塞随其恩师孙云锦赴开封府任,协助治河救灾,并拟订《疏塞大纲》。后又应聘主持输榆选青书院、崇明瀛州书院、江宁文正书院、安庆经古书院等。这让他即有军队之经历、又有政务之经验,更有教育和办实业的基础了。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塞奉父命再次进京参加礼部恩科会试。二月,礼部会试,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师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试时翁同酥命收卷官坐候张寒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后,竭力加以拔擢。
翁同酥不但做了其他阅卷大臣的工作,把张塞的卷子定为第一,还在光绪帝引见时,特地介绍说:“张雾,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张塞得中一甲一名状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虽然张寒现在还是算进了翁同酥的门下,但张之洞举才举的快,刘克武要人要的快。翁同酥还以为,刘克武是接到了什么消息,对他们的帝党清流害怕了才要个他们的人来山东的呢。可他哪里想的到,就在他家二人的那一次见面,刘克武就已经和他一心想收的这个弟子一见如故而成了神交的莫逆。
翁同酥也根本没想到,刘克武会直接把济南制造局和通驿司两个重权之在,当成了猛料收人心的筹码,直接就把他的这个才入门不久、却想要很久的弟子从此变成了在韩玉国战死后,新出现的“刘门五文奇”中,后来最全才的一员。
官职的给予、思想的近似、理想的相似,让张塞从这一天开始,就彻底开始和杨度一样,被刘克武渗透之间逐渐的彻底走向了与清流决裂、坚决支持刘克武去建出一个新天下的道路。并在几年以后,参与起草并直面宣读了一份震惊世界的文书。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