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莫罗的所见所闻与“安德鲁大炮”(2/3)
内,道路两旁,一盏盏高大而明亮的煤气路灯,指引着他们一路抵达到此行的终点站,位于兰斯北郊的巴库尔军营。
在这座专业化军营里,布列塔尼第一志愿营的全体军官和士兵,将再度接受香槟混成旅的临战训练模式,主要以战场环境下的实弹射击,以排、班为单位的集体刺刀刺杀,还有步兵防御骑兵的空心方阵演练,等等。
临走前,安德鲁告诉莫罗以及第一志愿营的军官,一旦在为期两周的集训中,教官组给予“优等”评定,那么第一志愿营将扩编到两千人的步兵团,即布列塔尼-香槟独立团。自然而然的,所有军官的职务与军衔都将随之水涨船高……
当晚,安德鲁写信给远在色当主持大局的贝尔蒂埃将军,告诉他:可以派人加强色当至那慕尔一带的马斯河(默滋河)的水文地质勘测。
那是富尔顿宣称已成功将蒸汽机搬到了河船上,还经过了10多次的下水实验,并取得了预想之外的好效果。蒸汽船能在依靠自身提供的动力,无障碍行驶30公里,半小时维护后的航程为50公里。对于这一点,安德鲁提出了更高目标,无障碍行驶距离必须到50公里,而简单维护后,可以行驶80到100公里……
和所有法国河流一样,马斯河也是一位羞涩而安静的姑娘(法国人习惯于把河流比喻为姑娘,而非母亲),大部分时间里流速很慢。尤其是在水量不大的秋冬两季,整条河流看起来压根就不会流动。在色当以下的河段,尽管拥有适合通航的地理条件,但由于马斯河的河道狭小,不适合风帆船左右游动借势风势前行;而河滩两侧尽是崎岖的原始森林,难以使用骡马或人力拉纤。
在梅斯军营,安德鲁建议拉法耶特不要主动进攻烈日公国和弗雷斯特选帝侯国(今卢森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军队途中的补给不便。现如今,有了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螺旋桨驱动的,非明轮方式),军需运送就不再成为制约军队进攻阿登森林方向的巨大障碍,只需要军队不远离马斯河。不过,穿越者的这项跨时代的神兵利器,却不打算分享给中央军团的最高指挥官,必须留给自己专用。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项,巴库尔军营的炮兵上校塞纳蒙告诉安德鲁,兰斯兵工厂已试制成功了安德鲁曾在1790年提及的一种全新的12磅野战火炮。现如今,该12磅火炮代号为“安德鲁大炮”。
12磅野战炮“安德鲁大炮”炮管长1.676米,14.3倍口径,口径117mm,炮身重556.57公斤左右,车轮直1.45米,全重(含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1109公斤。全炮组合,包括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总重约合1750公斤。这种12磅火炮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由于“安德鲁大炮”的炮身主要采用青铜来制造,所以能够进行双倍弹药的填装。
此外,兵工厂在安德鲁的要求下,也尝试过使用优质钢材来制造炮身,以期减轻炮身重量,便于机动作战。事实上,上述效果的确达到了,一门12磅钢制“安德鲁炮”炮身重量不到300公斤,再算上炮架和车轮全重少于600公斤。
然而眼下,优质的钢材不仅数量稀少,而且成本远远高于青铜,显然在大规模工业化炼钢之前,钢材很难取代青铜作为火炮的主要原料。
戒备森严的炮兵训练场上,塞纳蒙上校正陪同安德鲁将军检验以最高长官名字命令的12磅野战炮的实战效果。随着一声令下,炮兵们掀开两门12磅“安德鲁大炮”的所有伪装,高昂起黑黝黝的炮口,等候着最终发射指令。
一名炮兵上尉在两个炮位之间来回传达指令,他走到一门12磅火炮附近,对着炮长说道:“正前方1000米,b2方位,填装实弹,先插三分之一引线。”
收到命令的炮手将任务下发给各个炮手,最后一次矫正仰角与标尺后,炮兵上尉随即下达了射击命令,一名炮手拾起准备好的火镰触击点火管。
两秒钟后,炮弹在火药的推动下,冲出炮膛,呼啸着掠过蔚蓝的天空,像一颗火球,划出一道道优美的白色弧线飞向预定目标,1千米外的b2方位。
“火炮复位!”炮手们集体跑过来,费力地将偏移的12磅火炮推向原来的发射位。
“清洗炮膛!”随着炮长又一声口令,一名炮刷手手持长长的覆盖有羊毛刷的推弹杆,在水里蘸一下,随即用它来清理12磅炮膛,以确保炮膛内没有火星存在。
此时在另一边,游走的炮兵上尉给第二位炮长下达着指令。“矫正仰角与标尺,目标300米外的d4方位!填装霰弹,插五分之一引线!”
……
不得不说,在训练场的发射效果出奇的好,一门12磅的“安德鲁大炮”在优秀炮组的操作下,打击精度方面大为提升,估计是所有滑膛炮中命中率最高的火炮,还能实现1分钟内发射6到7次(青铜炮身足以承受)。但在实战中因为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烟雾,紧张,减员等),实际发射效率估计要减半。
不过,安德鲁看完之后依然不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