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侯君集,再劝李四胖(2/3)

着将来的盟友,以及未来的敌人。

政治斗争太残酷,特别是封建社会,尤其是涉及到皇权之争的,就更加地残酷无情。

太子李承乾被废,太子党便被连根拔起,连那些忠心劝谏过太子的东宫官员也被牵连免职。

李四胖夺嫡失败,亲近并支持他的刘洎便被褚遂良诬陷赐死,连马周为他作证鸣冤也无济于事。

赐死刘洎是真的因为他有罪,还是李二陛下被蒙蔽,或是他在为晋王李治扫清障碍?

反正,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乃至他登基后,挺他的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派就没少清洗。

房玄龄也是挺李四胖的,虽然死得早,但高阳公主谋反案,照样让房家遭到重创,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被撤除。

活人不放过,死人也要清算。就是这么残酷,就是这么无情,就是这么沾边儿就倒霉。

这样一分析下来,徐齐霖便有了假想敌——挺晋派,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代表着正不断衰落的关陇集团。

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但只要干不掉腹黑心狠的渣男李治,围绕着皇位之争,总有两大阵营正面交锋的时候。

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大的变化,李承乾还象现在这样继续作死下去,再有五六年便会被废掉。

也就是说,徐齐霖要争取在这五六年里发展壮大、羽翼丰满,能与关陇集团掰掰手腕。

哪怕是现在,徐齐霖看似只在经营赚钱,却也是在做着削弱关陇集团的准备工作。

很简单,只要能迁都洛阳,关陇集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结果只能是土崩瓦解。

“派下官去洛阳督建分部?”贺兰楚石瞪大眼睛,直觉不是很好。

徐齐霖把文件资料都推到贺兰楚石面前,说道:“按照计划,今年秋便要全部建成。但看现在的进度,显是不能按期完成。关键还是没有能坐镇此处的高品级官员,与当地官府打交道不是很顺利。”

贺兰楚石想了想,说道:“徐丞委以重任,下官深感惶恐。只是下官来到大盈库时日尚短,诸般工作还未熟习,只怕能力有限,有负徐丞所托。”

徐齐霖摆了摆手,说道:“知难而上,贺兰副丞岂能无此雄心壮志?再者,诸项工作已经计划周全,只要按部就搬,监督施行也就是了。主要还是借贺兰副丞的官阶资历,与地方官府接洽商谈,让他们给予方便。”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又接着说道:“当然,这也要尊重贺兰副丞的意思,不勉强。”

贺兰楚石见当面不好推托,便敷衍道:“那下官先回去阅看文件,再做定夺。”

“自是如此。”徐齐霖笑着点了点头,目送贺兰楚石出了他的办公室。

所谓的进度慢,确实只是个借口。徐齐霖就是想把贺兰楚石先打发到别处,把这边都安排妥当,天气一凉,他便要亲赴洛阳。

从大盈库建立到现在,虽然干出了些成绩,但整体的组织架构还不是很完善,工作流程也有待改进。

这样就有弱点,贺兰楚石被安插进来,给徐齐霖敲响了警钟。所以,他要争取把各部门的职能分清,流程也固化。谁来也不能轻易变动,除非不考虑赢利赚钱。

当然,这也是尽量为之。地球离了谁都转,徐齐霖还没那么自大,觉得非自己不行。

至于贺兰楚石到底去不去,也无所谓。不去的话,这边他也没有实权插手,你不配合我工作,就是不告到李二陛下那里,徐齐霖把他边缘化,当个摆设也不难。

公款旅游你不去,你想干什么?天天在那里碍眼,狗屁也干不了吗?

……………..

自从徐齐霖建议李四胖之官后,李四胖便陷入了权衡和思虑之中。

尽管徐齐霖摆事实讲道理,对李四胖颇有些触动。但突然就之官,离开居住已久的长安,这不仅要下很大的决心,还要有个能让李二陛下,乃至外界接受的理由。

所以,李四胖一边继续组织人员编撰《括地志》,一边对自己的封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只不过,李四胖虽没把徐齐霖的话告诉别人,但欲之官的事情却瞒不过手下的幕僚。因为,总要找人商议,不能他自己闷头瞎琢磨呀!

不出意外,对之官一事有反对的,也有赞成的,都有各自的理由,这又让李四胖犯起了犹豫。

拿不定主意,李四胖便又想听听徐齐霖的建议。可徐齐霖有意避嫌,魏王府的什么文人聚会、谈诗论经,都找借口推脱。

一次两次借故推脱还说得过去,可总不能象躲瘟疫灾星似的。都在长安,还能老不照面儿?

李四胖也看出徐齐霖有意躲他,便采取了迂回策略。

他派人打听到徐齐聃要以弘文生的身份参加今年的秋季科举,便主动送上橄榄枝,请徐齐聃担任王府侍读,教导庶长子李欣、嫡嗣李峤读书。

徐齐聃有些心动,毕竟不用参加科举,也不用去吏部等待铨选,便是入品官阶。

但他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