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新一代的希望(1/3)
五一村的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洒在田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村庄的街道上,年轻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他们手里拿着笔记本或手机,正在讨论一件新鲜事——全村第一次举办的“青年科技培训班”即将开始。
村口的一棵老榕树下,张亮和几个小伙伴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张亮是五一村最活跃的年轻人之一,脑子灵活,但总觉得村里没有什么“出头的路子”。
“亮哥,你说这次的科技培训真能学到东西吗?”王小峰怀疑地问道,“这不就是搞个新花样糊弄我们吗?”
张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小峰,这次不一样!李书记说了,这是镇里派了专家过来教我们,特别是农业新技术。你不觉得这是个机会吗?”
“机会是机会,可我就是担心学了没用。”王小峰皱着眉头。
旁边的刘晓华插话:“小峰,你别整天这么消极。现在外面发展得那么快,我们村不能总靠老一套吃饭。这次培训我肯定去,你去不去随你。”
张亮点头附和:“对,晓华说得对。村里最近变化这么大,你也看到了,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文化活动让村里更团结了。咱们这代人不能落后,不能光想着靠地里的那点粮食过活。”
上午九点,村委会的会议室坐满了年轻人。李成林站在讲台上,满脸严肃,但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今天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来参加培训班,这说明大家对村里的未来有信心,也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李成林环顾四周,语重心长地说,“五一村一直是个农业村,但现在光靠传统农业已经养不活我们了。只有用科技改变生产方式,才能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接着说道:“培训班请来了专家,他们会教大家如何使用新型农业机械,如何科学种植,甚至还会讲一些电商知识。你们可要好好学,这是为你们,也是为村里的未来。”
年轻人们纷纷点头,张亮站起来说道:“李书记,我们一定认真学!村里的希望在我们年轻人身上,我们不能辜负这份期待。”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专家们的课程从简单的农业知识讲起,比如如何优化水稻种植,提高产量;然后逐步介绍了使用农业机械的方法。
“这台插秧机,大家看着挺复杂,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一位专家指着一台崭新的机器说,“以往你们插秧一天顶多能种两亩地,用这个,一天能种二十亩,还省时省力。”
“真的假的?”王小峰挠了挠头,满脸疑惑。
“要不你来试试?”专家微笑着招呼王小峰上前。
王小峰小心翼翼地爬上插秧机,在专家的指导下操作起来。机器平稳地在田里前进,插秧速度快得让周围的人目瞪口呆。
“真神了!”王小峰跳下机器,兴奋地说道,“这东西要是普及了,插秧简直像玩一样!”
年轻人们纷纷围上去试用,短短半天时间,大家对农业机械的兴趣空前高涨。
下午的课程是关于电子商务的。专家在投影上展示了如何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案例,图片上那些包装精美、卖得火爆的农产品让村民们看得眼睛发亮。
“你们村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比如山里的土鸡蛋、地里的有机蔬菜,这些在城市里非常受欢迎。”专家说,“如果通过网络把这些产品卖出去,不仅能让大家赚到更多钱,还能打响五一村的名气。”
张亮听得入了迷,他举手提问:“老师,可是我们村连个网络平台都没有,怎么卖啊?”
专家点头微笑:“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你们可以成立一个电商小组,把村里的产品集中起来,在电商平台上开店。我们会帮你们设计页面,还会教你们如何推广。”
张亮低头记着笔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他想象着五一村的土特产通过网络销往全国,甚至出口到国外,心里一阵激动。
培训班结束后,张亮带着几个小伙伴,主动申请试点电商项目。他们把村里的鸡蛋、腊肉、干笋等产品集中起来,用手机拍照,上传到专家推荐的平台。
“亮哥,这样真的能卖出去吗?”王小峰边修图边嘀咕,“总感觉有点玄乎。”
“别怀疑!”张亮一边敲键盘一边说,“只要我们包装得好,绝对能吸引城里人!”
没想到,产品刚上线没几天,就收到了第一笔订单。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让年轻人们信心倍增。
与此同时,农业机械的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村里的几块试验田使用新技术后,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老一辈的村民看在眼里,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对年轻人们充满了期待。
“这些孩子真有出息啊!”张麻子站在田埂上感慨道,“咱们村后继有人喽!”
随着年轻人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接受,五一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团结合作,为村庄谋求更大的发展。
晚上,张亮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