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天子诏书,刘和接旨听封(2/3)


董卓掌控尚书台后,对尚书令王允愈加信任。

王允也加紧培植亲信丰满羽翼的举措,举荐卫觊卫伯觎进入尚书台任尚书左丞,辅佐尚书令治理政务。

举荐卫二公子卫仲道为茂才文学,表奏入尚书台为尚书郎中。

在王令君运作之下,河东卫氏的崛起也势如破竹。

王允为了巩固地位,保证河东卫氏在仕途上的顺利发展,也为了某些不可对人明言的隐晦目的,促使王允联手卫氏,加紧对蔡邕家的联姻计划。

蔡邕是举世闻名的清流大名士,若能联姻成功,对拔高卫氏地位有着无可言喻的好处。而王允也能间接影响左右蔡邕。

卫氏那边也有足够理由加快联姻进度,卫仲道的箭伤不见好转,卫氏的起家就靠两兄弟的仕途发展,所以卫仲道必须健健康康的,无论用什么办法。

巫师的法术似乎起了一定作用,入尚书台做郎官带来的气运变化,达至一定冲煞的作用,箭伤虽未好转,却稳定许多。

但必须需要更大的喜庆气运。

卫家主母督促卫觊,必须尽快下聘为卫二公子卫仲道迎娶蔡家千金。

事情如此紧迫,卫觊恳求王令君想想办法。

王允认为这是一举数得的美事,便把做媒的时间提前,索性定在及笄之礼之后。

既已及笄,蔡千金便算是成年女子,立刻做媒下聘好像有此仓促,却也不算失礼。何况在这之前,王允还会和蔡邕谈及此事。

卫氏家大业大,着人置备聘礼,一路运到京师雒阳。

因有之前章台街公然逾制砸车事件的影响,王允最近没有涉足秦楚苑,其他公侯大臣们畏惧刘霸郎,也忍住前往秦楚苑自找没趣的冲动。

刘霸郎那是个敢砸尚书令驷马车驾的主儿,他相中的当红歌姬,还是别骚扰的好。他敢砸驷马车驾,也就敢杀人。

连袁绍、袁术两兄弟都没放眼里,试问还有谁?

貂蝉的秦楚苑顿时清静许多。鸨母是一日三哭,现在客人没敢上门的,这想钓鱼骗钱都不成了。刘霸郎只给了一支双珠玳瑁发簪,然后听个曲儿就滚了,我们娘们吃啥喝啥?

灭曹司校事处的眼线耳目遍及京师,王允、卫氏暗搓搓的操作自然瞒不过刘和的眼睛。

刘和也在做着准备,近两月打击地主劣绅世家豪强,也收获了很多金银财帛,刨除去奖赏给霸郎军弟兄们和上缴董卓军总部的,余富下来的也有千万巨资。

此番徐晃归队还带回十车东西,使刘和再增财富值。

很多金银细软布帛都让刘和存放在刘辟别部。

这么多财富,别说下聘娶一个媳妇,就是再娶几个也不成问题。

时间终于到了中平六年(西元189年)的农历12月12日。

双十二。

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是尚书蔡邕的宝贝女儿蔡昭姬的及笄之礼的大喜日子。

这一天她满十五周岁。

将从一个垂髫少女步入妙龄女子的阶段,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及笄之礼后,就可以择婿嫁人开启新的人生了。

蔡家象过节似的,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蔡邕劳苦奔波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他人生最重要的伯乐拔擢之下,登上人生巅峰。女儿及笄,更是喜上加喜。

普通家庭女儿的及笄礼除了主要的执礼嘉宾,额外再请几个观礼的就算完活儿,总共也不过二十几人参与。

但蔡邕不同,本身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名士,加之现在尊为尚书,董卓心腹,在政坛炙手可热。主动要参加观礼的雒阳名流可是不在少数。

好在蔡邕新府邸足够宽敞明亮,足以容纳前来观礼的嘉宾。

天子闻听消息,都派宫中使者前来贺喜并赏赐礼物。

至于三公九卿,也都派人祝贺馈赠礼物。便连太傅袁隗也送来了恭喜之意和礼品。

作为蔡昭姬人生中重要人物刘和,当然也接到了参加观礼的请柬。

蔡邕一家在河东遭难,若无刘和仗义出手,蔡家前途难卜。老蔡邕是个讲感情的人,知恩图报,女儿及笄这么重大的喜事,又焉有不请刘小郎君参与观礼之理。

难能可贵的是,蔡家请柬文字,是由蔡邕亲笔撰写的,那一笔带飞白的漂亮字体,当真是让刘和欣喜非常。

他翻来覆去看了十多遍,这张请柬一定要好好保存传至后世,等到变成出土文物那一天,定会震惊世人。

刘和精心挑好礼物,备好车马。

一早便洗漱停当,身着锦衣华服,跨金毛汗血宝马,带五十名灭霸少年郎,鲜衣骏马,护送礼物车队,浩浩荡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