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就这样考验朝廷干部吗!(1/2)

有人答应说司空请吩咐。

董卓伸手向着墙侧一指,“去,把那柄弓给吾取来。”

手下走过去从兵器架上就把弓给取了下来,双手呈给董卓。

这弓刚才刘和用过,弓臂拉伸舒展了十几次,反复震荡,弓微微发热,现在余温尚在。

董卓握弓在手,对刘和说道:“吾看汝膂力过人,弓射娴熟,听文和说在河东平陆时,曾经单人只弓据敌于坞堡门外,胆略过人。这弓就赠与汝矣。”

说着就把弓递向刘和。

刘和不禁面露喜色,这董卓够豪,有好东西他真给。这弓我用着还真趁手,别的赏赐我不能要,这张弓必须得收下。

与其放在这兵器架上吃灰,不如有德者居之。

这弓古拙质朴,材质坚韧,劲力混元,来历定然不俗。

刘和伸手就把弓接了过来,揖手道:“属下谢司空赠弓。”

董卓大笑调侃道:“适才与汝论功,汝淡然无视,怎地取弓相赠,就眉开眼笑矣。”

刘和谎话随口就来,“属下觉得若有神兵利器在手,就能更好的保护司空府,是以欢欣。”

董卓更高兴了,“汝此言甚得吾意。来人,再赏赐一百金,美人两名。”

还给东西?这分明是要买通我啊!刘和本想义正言辞的拒绝回去,给厅内众人做个道德表率,可转念一想,这未尝不是磨炼自己心性的大好时机,便理直气壮的收下。

尔等这些西凉武夫,就想拿金钱美女来腐蚀朝廷干部,好,吾就让尔等好好看看,吾是怎么抵抗这些糖衣炮弹的。

他招呼来吉,悄悄吩咐几句。

“来吉,赶紧找个车把这一百金和美人送回寓所去。”

董卓的一干手下看得眼冒金光,羡慕不已,金钱美女也就罢了,关键是那张弓,实乃董司空私藏之物,视若珍宝,平时有人想拿着把玩一下都不行。

这就随手赏给刘和,这竖子运气没谁了。

尤其是华雄、李肃这样的武将,对刀枪剑戟弓弩兵器十分喜爱,几次想讨要这弓都被无情拒绝,现在弓归刘和,再没指望了。

这弓是件古物,蔡邕盯着看了好一会儿,非常感兴趣。

刘和直接把弓塞给他,拿去看,下次别喝多了拉着我结拜就行。

蔡邕拿弓凑近眼前仔细观瞧,惊讶说道:“此弓来历不凡,乃是飞将军李广的灵宝弓!”

啊?!周围的人全都惊呆了,飞将军李广,弓马骑射绝才惊艳,尤其弓射一绝,纵马驰骋来去如风,杀得匈奴人闻风丧胆,是以赠以雅号“飞将军”。

李广陇西人,乃秦代名将李信后人,他擅长使用的神兵利器“灵宝弓”,被后世称为十大名弓之一。

华雄、李肃等武将都要馋哭了,看向刘和的眼睛都是红的,象要吃人。

刘和更不用说,简直欣喜若狂,把弓从蔡邕手上取了回来,叫住没走多远的侯来吉,把弓交给他说,把这弓给我看好,免得董司空反悔。记住要视若生命。

董卓哈哈大笑,“侍中果少年心性,吾送出去的东西岂有索要之理。”

又赞蔡邕道:“蔡先生果然有眼力,明察秋毫,一语中的。”

这弓是董卓在家乡偶然得到的。他与李广同是陇西人,从小听闻李广英雄事迹长大,对飞将军威名非常仰慕,所以得这弓后视若珍宝,从前征杀战场时天天带在身边的。

现在官越做越大也不用亲临战场厮杀,这弓就冷落吃亏的境地,恰巧刘和立下大功,他欣赏刘和少年英雄一时脑热就赐给刘和。

其实送完就有点后悔,不过听刘和那样说,反而不好意思寻思索要了。

刘和也明白了,气运奖励董卓的秘藏之宝就落实在这张弓上。

赏赐了刘和,事儿还没完,董卓要好好问问身边这些武将,刺客突袭的时候,为什么表现的那么废。

董卓的赏赐豪爽不假,不代表他是个冤大头,他疑心很重,需要个逻辑自洽的解释。

李儒贾诩等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想先开口。

最后贾诩挨不过,率先解释道:“彼时属下被舞姬那只断手拍在脸上,眼冒金星,是以没看清来犯刺客。”

“如此样乎。”董卓反手一巴掌抽在贾诩脸上,把他打飞出去,再起来时脸颊都肿了。

贾诩说不出话,捂着脸频频点头。

董卓看着李儒说:“汝当时好像在恶心呕吐,来人给他灌酒。”

有人过来给李儒灌了一坛酒,毒士李儒当场醉得呕吐不止。

目光看向李肃,李肃连忙说自己彼时双眼被舞姬喷溅的鲜血糊住无法视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