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3/3)

翻与孙桓二人被带出之后,诸葛亮想起江东孙权在这次南征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他心中就十分不喜。

可随后一想到糜旸的存在,诸葛亮心中的不喜便渐渐驱散了。

大汉近年来一直有一个共识,那便是若江东不乖了怎么办?

很简单,让汉白鹿鸣叫几声就好。

诸葛亮作为大汉的丞相,他可是知道刘备接下来对糜旸的任命是什么。

当年大将军关羽薨逝后,糜旸可一度是呼声最高的荆州牧人选呀!

汉章武三年十一月,汉丞相诸葛亮以“诱敌合围,先攻一路”的战术成功连续击败士徽、朱褒两路叛军。

就在当月,诸葛亮在剿灭士徽、朱褒两路叛军后,命门下督马忠领兵五千追击逃窜的雍闿叛军。

马忠率五千汉军星夜兼程,终于在益州郡的味县郡内追上雍闿叛军。

随即五千汉军与三千叛军在味县境内展开大战,叛军军心涣散不敌汉军大败,叛军首领雍闿为部下所杀。

至此历时一年左右的南中叛乱,终于被诸葛亮彻底平定。

汉章武三年十二月,诸葛亮领军到达牂牁郡治所且兰县。

在到达且兰县的数日之后,诸葛亮得知了雍闿败亡的消息。

于是诸葛亮便立即大刀阔斧对南中四郡进行政治改革。

诸葛亮的第一条改革措施便是: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嶲为六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嶲、云南、兴古。

对于这六郡太守,诸葛亮力排众议,皆以任用当地人为主。

甚至诸葛亮为让南中百姓心安,他还采取了“不留兵,不运粮”的政策,以李恢为庲降都督,主理南中军政要务。

诸葛亮的第二条改革措施便是:为进一步削弱南中当地的地方武装力量,他代天子刘备颁布诏命,收降爨习、孟获、孟琰等地方武装首领,赐予他们官职爵位。

除此之外诸葛亮移南中万余家劲卒、青羌到益州北部诸郡,分成为五部,号为“无当飞军”。

诸葛亮选用南中五大族焦、爨、孟、毛、李中的人,设置五部都尉,专门用来统率这支精锐的无当飞军。

诸葛亮的第三条改革措施是:号召蜀中各地大族主动聘请南中夷人为部曲,这一点是让益州的汉人与夷人之间尽量消除隔阂,从而在根本上做到夷、汉一体的政治构想。

当诸葛亮颁布这三条重要的改革措施之后,南中六郡的政治局势以及风土人情,正在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之下,发生着巨大变革。

诸葛亮坚信,只要他这三条改革措施能有力的施行下去,那么南中以后就不会再发生大的叛乱。

而当南中大战渐渐进入尾声之后,身处南中的卧龙舒展了下身躯,将目光望向了北方。

吾之佳徒,近来可好?

今日一章。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