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烽火照边城(1/2)

五天之后,孔融在北海郡太守府给丁伟举行了庆功宴,对丁伟是大加赞赏,并对丁伟的手下,太史慈,廖化,周仓等人也进行了封赏。

北海匪患已除,北海城中家家庆贺,北海校尉丁伟的名声大显,传遍整个青州。

丁伟趁这个机会,将三千郡兵招齐,这样丁伟手下就有了四千兵,韩勇在黑虎山的一千长枪兵是丁伟暗中的私兵,那里贮存着将近七千石粮食,再加上周围的荒地已经种上了,明年会有收获,他不用发愁。

而三千郡兵的粮草他就更不用愁了,长史和郡丞都很配合,丁伟只是安排廖化、周仓、太史慈加紧训练。廖化继续训练一千刀盾兵,周仓的八百校刀手中有三百是铁甲军。这个时期步兵的盔甲大多是皮甲,铁甲一是太贵,一般装备不起,二是太重,对士兵的要求更高,伙食也更高,需要顿顿有肉,因此铁甲兵和骑兵一样,都是烧钱的兵种,所以很少装备。丁伟现在不管钱财的问题,反正孔融不知兵,只有苏芳和张礼同意就行。

太史慈除了训练二百骑兵外,还加了五百步兵,配了长刀。而丁伟的飞羽兵也扩充到了五百人,而且个个是强弓硬弩。

虽然是三千郡兵,可是兵种齐全,在作战中如果配合合理,战力超过这个时期的两万军队。

在训练的过程中,丁伟不停地让兵士到附近去剿匪,他一方面是为了让每个兵士都上一次战场,见一见血。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乘机虚报伤亡,招募军队,顺便套出粮草。而多余的军队,都送往黑虎山,让韩勇操练。

转眼又是半年过去了,丁伟在黑虎山已经有两千兵士了,而且也快将北海郡府库的粮草套光了,只是孔融并不知情,苏芳不闻不问,张礼有苦难言。

在这段时间,丁伟还让隐风特别留意了太平道的情况,果然和历史一样,张角大贤良师的声望比汉灵帝已经高出许多,太平道遍布大汉十三州,许多平民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家家供奉张角的画像。可以想像,如果张角揭杆而起,那响应者肯定超过百万。关键是,朝廷对此事却没有任何反应,看来大汉的气数真的是尽了。

这天,丁伟正在观看兵士演练,一个侍卫跑来禀报,北海相孔融请他速去。

丁伟有些奇怪,孔融这个时候请他去有什么事呢?不过他没有耽搁,立刻带着周仓和二十名护卫匆匆赶往太守府。

一进太守府,丁伟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孔融坐在正堂上,右边跪坐着长史苏芳和郡丞张礼,左手边的次位上,是武安国。在汉代,都是以右为尊,重文轻武,所以文职官员一般都在右边。孔融是当世大儒,更加注重文臣,很多时候,武安国都没有参加这样的议事,今天突然出现,让丁伟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承恩来了,快坐。”孔融见到丁伟,还是那样高兴,但是在场的其他三人,却是表情各异,武安国的眼中含着一丝狠唳,张礼的笑容下面满是狰狞,苏芳则微笑着点了点头。

丁伟向孔融施了一礼,又向其他人见了礼,然后跪坐在武安国的上方。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因为朝廷来了诏书,封承恩为荡寇将军,率三千北海郡兵,赴幽州,抗击鲜卑的入侵。”

孔融的一句话,仿佛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水中,一下子激起了层层波澜,整个太守俯一片哗然。

“丁校尉被封为荡寇将军了?”

“鲜卑入侵幽州?”

“让我北海出兵去抗击幽州?”

这每一条信息,都足以引起人们的议论,孔融一下子把这些都抖出来,怎能不让大家感到意外。

孔融没想到众人会这么吃惊,好半天才平静下来。

“承恩,你看如何?”

丁伟也被这一系列消息给弄得有点闷,不过升为荡寇将军,却还是让他有些兴奋的,虽然这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但好歹也是将军呀。至于鲜卑入侵幽州的事,他是没有一点头绪,“看来隐风必须尽快扩大,要不就好像一个瞎子一样。”

“哦,回大人,朝廷怎么命令,我就怎么做。做臣子的,只有马革裹尸,以报朝廷。”丁伟正在想事,被孔融这么一问,有些慌了,回答的有些混乱,不过意思却很明确,没有任何违逆的地方。

“那好,承恩有此忠心,真是我大汉之福,现在我命令,荡寇将军丁伟,统领北海三千郡兵,五日后兵发幽州。武安国接替承恩,暂代北海校尉一职。”

“是!”丁伟和武安国同时应道。

“承恩,你还有什么要求吗?”孔融问。

“回大人,此去幽州,路途遥远,且前方战事不明,因此恐怕会旷日持久。幽州遭鲜卑人劫掠严重,粮草补给可能会很困难,所以我需要带足至少一年的粮草。”丁伟也是狮子大开口。

“一年粮草?”张礼几乎跳了起来,“哪有打仗带一年粮草的,最多三个月,以后要是需要再进行押送,苏长史,武安校尉,你们说呢?”

“苏大人,你的看法呢?”

“这个……”苏芳没有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