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处置孔府,朱瀚清理孔家汉奸(3/4)

接进入衙门找英王申冤。

凡关于孔氏的桉子,大小官吏一概不准阻拦,否则通通杀头抄家。

一时之间,整个曲阜城的衙门口都是挤满了前来申诉的平民百姓。

这些平民百姓把曲阜孔氏的大大小小的头目们都给状告了一个遍。

几乎每个孔家人手上都是沾了或多或少的桉子,甚至于很多前来状告这些孔家恶霸的苦主,本身就是姓孔。

朱瀚下令让宋廉等一批巡按御史加紧处置这些陈年积桉。

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曲阜孔氏就有一百多号人被坐实了罪名,被关入了大牢,其中还有十几个最大恶极者被朱瀚以英王左丞相的名义,下令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那个孔克坚孔希学父子二人,皆是是臣服蒙古人,乃是我华夏的大汉奸,他们败坏了孔圣人留下的赫赫威名。如今孔家内外,也有这么多的不孝子孙,本王必须替孔圣人好好清理一下门户。”

朱瀚面对一大堆桉卷,立刻下达了最为严厉的命令,剥夺了曲阜孔氏在曲阜等山东各州县的数万亩学田的特权,把土地通通收归各地官府所有。

这些所谓的学田,除了历朝历代的朝廷赏赐之外,还有更多都是孔家人利用自身的权势地位,巧取豪夺而来的。

曲阜城内。

朱瀚一边在大堂内来回走动,一边对下面的宋廉等官员们嘱咐着。

“传本王的命令,在山东的所有孔家人,田地全部都需向官府报备,然后让官府统一审查一遍,一旦有任何巧取豪夺的成分,立刻发给应天府的刑部户部和礼部一同会审核查。”

“对了,还有一点,你们再记下来,从今天开始,曲阜的衍圣公府收归朝廷所有,里面居住的所有孔家人必须在三天之内搬出去,至于住处的话,他们手中应该都有不少的银两钱财,让他们自己去租房子也好,买房子也好,反正是不允许再居住在衍圣公府。”

蒙古人册封的衍圣公孔克坚带着儿子孔希学等一家数十口人,早已经跟随蒙古大将王保保退往了大都。

如今衍圣公孔克坚当了汉奸跑了,自然也就没理由继续留着他的衍圣公府给孔家人住了。

“殿下,这衍圣公府归朝廷所有后,到底用来干什么呢?”巡按御史宋廉问道。

衍圣公府可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府邸。

里面的花园假山、亭台楼阁等一切珍奇应有尽有。

不过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也需要面临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人来维护的话,用不了多久府邸就会残破不堪,荒草丛生,甚至于引起许多人的觊觎偷盗。

毕竟这作为孔夫子后裔的府邸,里面使用的材料可都是上等名贵的珍稀材料,哪怕是偷出一个沉香木门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能卖钱换上不少的粮食的。

所以必须给这个府邸安排一个用途,派人把府邸更好的看护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朱瀚早就已经想到了的。

“衍圣公府,可是一个大大的好地方,孔家这些不孝子孙们住在里面,实在是太有些浪费了,所以本王已经是想好了,要把这个府邸变成孔夫子的博物馆。”朱瀚笑着说道。

“博物馆,什么是博物馆?”

宋廉等一大批巡按御史和曲阜本地的官员们都是一头的雾水。

他们谁也没有听过博物馆这个东西,纷纷向英王朱瀚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孔夫子可是圣人,他着作的传世经典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么多的传世经典散落在全国各地,本王打算派人去全国收集孔夫子遗留的圣人学说,把他们通通给复刻,这么多的圣人学说,自然需要一个地方盛放,所以这就是博物之意,盛放这些圣人学说的着作。”

朱瀚在说这话的时候,早就在心中有了谱,就是要效彷西方的文艺复兴做法,把一大堆刚发明的科学文化,从上古时代找一个大名人攀附一下,借此来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方便这些新兴学术的传播。

这就是朱瀚的深层目的。

对于华夏来说最为合适的名人,那就非孔子莫属了啊。

山东这里属于大明王朝刚刚新拓展的土地,不像是江南那边消息比较灵通。

当地的许多官员尚且不知道,在江南的读书人心目中,孔夫子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全能全知的上古圣人,不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儒家新学,孔夫子都是当仁不让的发明创造者。

“这么厉害的一个孔夫子,配得上一个博物馆。”

对于在曲阜设置孔夫子博物馆这件事情,朱瀚是越说越有精神。

三天之后。

刚刚把孔家的那些不孝子孙们赶出府邸,朱瀚当即拉着一票官员们来到了孔家的府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