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润(1/2)

徐柠谈正事的时候,基本是不开玩笑的,所以,他所说的录稿就发钱的想法是真的。

陆明有些不理解,道:“你真想好了?这期刊如果是周刊,一期就有一百多篇文章,一年那就是五千多篇!”

“我想很久了。”徐柠毫不犹豫的说道:“陆老师,不瞒你说,我最近一直琢磨这事呢,你不提我也得找你说。一年五千多篇,奖金不就五千多万吗?我拿得起。当然,这算创刊初期吸引投稿的措施,以后当然不会每个人都发,但可以保留成为奖项,每年奖励一些优秀学者。”

徐柠是真的对这事相当看重,反正一年一百多亿都花出去了,也不差这点钱。

“好吧。你觉得没问题就成。”陆明连连点头。

“对了,期刊名字定了吗?”徐柠问道。

“还没。现在刚有个意向……”

“叫格物怎么样?”国内的期刊当然要有一些特色,格物这个名字,本意是探究万物之理,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再合适不过了。

“格物……好像还不错。”

“那就这么定了。”

不由分说的,徐柠就把期刊的事定了下来。

他的设想中,这应该是独立期刊,而跟联合大学尽量撇开联系。徐柠出资,从全国范围内选择审稿人,然后内容应该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当然了,想跟那些动不动上百年历史的科学期刊相比,可没那么容易,任重道远。

聊完期刊的事,徐柠突然又提及了联合大学那边今年的招生。

教育部门对他们算很优待了,学校很顺利就拿到了本科学生录取资格,开始尝试招收本科生了,不过第一年的名额很少,只有一百個。

计划的是高考成绩跟面试结合的录取方式,不过摆在面前的有个问题,学校知名度太小,学生报考的时候多数是完全不了解,更不会报。

“学校现在挺看重名声的,时不时的登报,还跟电视台合作了一些科普节目,应该会有些效果。实在不成,跟那些大学联系一下,看能不能从他们录取的学生里转一些过来。”陆明说道。

对大学来说,名声也是实力的重要部分,这样才能吸引最好的老师跟学生。陆明最近也开始重视这个了,时不时的就要让学校在媒体上露个面,每年还有好几百万的宣传经费。

……

上半年,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称得上一片大好,政府刚刚下大力气清理了金融市场上的问题,总算是摆脱了一个大包袱。

征途公司的业绩也很不错,只上半年,个人电脑的全球销量超过了一百七十九万台,继续保持领先。而ibm只有一百五十万台,被康柏的一百七十万台挤到了第三。

而原本的历史上,康柏今年是能销量登顶的,全年销量达到了惊人的四百八十多万台,超过了ibm的四百二十多万台。

几乎所有电脑厂商的销量都比原历史少了一部分,苹果跌的最多,在份额图里已经被归到了“其它”那一类。

原因嘛,当然是征途公司的存在分走了太大的一块市场。

不过因为个人电脑市场还在高速发展中,矛盾也就没有那么激烈,大家都在大赚特赚。

一年两千多万台的市场规模,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八十年代销量前列的电脑一年也就二三十万台,但现在,轻松过百万。

这跟电脑价格的下降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电脑的迅速实用化。电脑在八十年代还只是一小撮人的玩具,用途仅仅是做一些计算跟最简单的办公,但现在,电脑已经成为很多公司跟个人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尤其是互联网跟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很多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脑了。

这很有点像后来智能手机市场上升期时的盛况。

作为市场上的核心厂商之一,征途公司自然赚的盆满钵满。虽说公司在提高了产品价格后,市场份额缩小了不少,但单个产品的利润却大大增加了,上半年的利润超过了十五亿美元,全年有希望达到三十亿美元。相比去年,利润至少增长了百分之十五。

三十亿美元,换成rmb就是二百四十多个亿,覆盖全部研发投资估计还能剩下不少。

不容易啊,公司的账户总算是富裕起来了。

这样的好日子大概还能维持不少年,至少到智能手机时代之前,电脑厂商都能过得还不错。不过台式机的没落会更早一些,因为笔记本电脑的技术发展太快了,体积重量缩小,性能提高,唯一的问题只是高昂的价格。

……

徐柠突然接到秘书的电话,说是有人要来拜访。当然,这样的电话每天常有,想找徐柠的人多了,有的是谈合作,有的是拉投资,但多数都是让唐作欣出面去谈。徐柠的工作并不算忙,但实在不愿意应付那些人情世故。

不过,这次徐柠倒是有些兴趣。

来的是柳联相,对方是来谈合作的。

“柳总,我们又见面了。”会客厅里,徐柠笑着打招呼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