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国之重器(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中,火与冰的碰撞不断,但是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带着火的飞蛾,在离着冰虫足足还有一公分的时候,就会连同身上的火焰一起被冻结。 然后坠落在地面之上摔的粉碎,一时间这地下大殿之内下起了一场极为特殊的冰雹,若是有眼尖的人,向着冰雹里边看去,便会看到,在冰里包裹着的是一团一团的火焰。 一个个的天幕飞蛾,带着熊熊的火焰,奋不顾身的向着达普冰虫形成的银色光幕冲去。 可惜,天幕飞蛾没有抑郁症,达普冰虫也不是它的意难平。 这一场单向的奔赴,终归也只能是错付。 罗辰等人也并不是那些站在某种制高点上的圣母婊,没有人会对这些要来自爆的天幕飞蛾露出同情。 噼里啪啦,滴滴答答。 这一场夹杂着火焰的冰雹,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而达普冰虫形成的银色光幕也在肉眼可见的黯淡下去。 转眼间,空中再也没有了天幕飞蛾的影子,而罗辰也在最后一颗冰雹落地的瞬间挥手将达普冰虫收回了虚界之中。 这进入王陵的第一难也正式被罗辰的达普冰虫化解,众人这才有时间仔细的打量起这整个大殿。 在大殿中心的走廊上,一个山字形的大鼎摆放在正中心的位置。 鼎山刻着密密麻麻的战国文字,罗辰看了一眼,上面记载的是这口鼎的名字,叫做中山王厝(cu)铁足铜鼎。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这大鼎是铜身铁足合铸而成,鼎身所刻铭文数量多达469字,鼎上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zhou)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同时还告诫后代吸取前人的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 罗辰颠了颠这口鼎,足足有六十公斤左右的重量,明显是‘首鼎’。 至于为什么叫首鼎? 其实鼎这种器,是华夏的重器,也是古代王国最为重要的一个礼器。 以周朝为例,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王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一般平民和奴隶不许用鼎,即“礼不下庶人”。 天子所用九鼎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等肉食,不同等级,使用升鼎的数目和鼎内所盛食物都有严格规定,这也是华夏古时的列鼎制度。 而且九鼎的体积也是大小不一,依次缩小,而这个首鼎就是九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个。 向前走去,是一座高高在上的高台,高台之下则是一些青铜铸就的人俑雕像,正在向着高台之上跪拜。 青铜人俑山雕刻的服饰极为鲜明,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不仅结合了当世北方特有的民族服饰,又体现了中原大地传统的深衣服饰。 而高台之上则是一个王座,看王座的材料应该也是用青铜铸造的,值得一提的是,王座的背部也是山字的形状,极具特色。 罗辰等人踏着一道道的阶梯向着王座的位置走去,阶梯的中间则是有着一个斜着的平面,通体由大石头打磨形成的。 在大石上面还刻画着一些图案,但却不是历朝历代都要雕画的龙凤图案,刻画的乃是一种肋生双翼的异兽。,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浮雕刻画的栩栩如生,异兽曲颈昂首怒吼,两肋生翼,臀部隆起,四肢弓曲,跃跃欲起,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但是这异兽的样子饶是罗辰这个翻阅过各种古籍的人都没办法确定这是个什么物种。 一个浮雕也看不出这东西的出处,众人强忍住心里的好奇心,继续向着上方走去。 高台之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王座的前方乃是一张巨大的石桌,上边厚厚的一层灰尘。 而王座的后方则是一张玉质的屏风,这屏风通体由一整块玉石打造而成,高度约一米八左右,宽度则有着两米多。 而屏风的底座就显得非常的牛掰了,模样是一只勇猛威武的老虎,身躯浑圆,躬身右曲,有力地尾巴似钢鞭般甩起, 老虎三足着地,一爪腾起,正将捕捉的小鹿送入微张的巨口之中,柔弱的小鹿在虎口中无力的挣扎着。 屏风之上的古文字记载了这件东西的名字,错金银虎噬鹿屏风。 黑褐色的虎头、虎尾和后背之上,有着之前就设计好的花纹刻画出沟槽,然后再用大片金片银片镶嵌入槽中。 虎头之上还挂着一些骨头制作的配饰,至于是什么东西的骨头那就不得而知了。 看着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东西的王陵,老八忍不住在人们眼前来回的转悠起来,一边走一边还不停嘀咕着。 “我说,咱是不是进了个假帝王陵?这里也啥都没有啊?”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好歹也是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就这!” 而这时,老九看着这里的布局,以及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物件,心里也是阵阵的起疑:“八爷,稍安勿躁,这里应该不是疑陵,要不然也不会放这么多珍贵的东西在这儿。” “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这话说的在理,老八,你说你好歹也是玄门中的佼佼者,怎么就沉不下性子呢?” “要不要我帮你调理调理?” 佛爷被老八晃来晃去的动作,晃得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大手一挥就把小鸡崽儿一样的老八牢牢的控制在手上,还故意装出了一副阴恻恻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