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刘颖心慕(2/3)

当今大汉,外有匈奴乌桓等异族为患,内有众诸侯分裂割据,司空为此已是身心俱疲。”

“内忧外患之下,这长安已容不得再有内乱,倘若陛下与公主一心要行那夺权之事,就休怪我告知司空,交由他来定夺了。”

几番言语,说的刘颖娇颜惨白一片。

连那曼妙身躯,都向后接连退了两步。

她久久失神:“看来,经过司空一言,令君也愿一心向着司空,而非大汉了。”

闻言,荀彧长长叹息:“臣,只愿辅佐司空,使得天下安康。”

“臣知公主有难言之隐,但还请公主如实禀告,臣定竭力相助。”

“否则,这些事若是传到司空耳朵里会是什么后果?臣也不敢想象。”

刘颖抬起头,美眸尽显失意。

她心里纠结已久,又是叹息一声,将袖里藏匿的衣带诏,递于荀彧。

“你且看吧。”

荀彧接过衣带诏。

看到里面的内容时,他的瞳孔骤然猛缩!

“敢问公主,这是何人给你的?”

“国舅董承。”

“董承可是说,让你携带此诏,前来找臣,商讨谋反之事?”

刘颖颔首,她失意道:“此乃陛下血诏,本宫不得不从……”

话音未落,荀彧却冷笑言道:

“此诏,绝非出自陛下之笔!”

刘颖美眸瞪大:

“这……这怎么可能?”

荀彧上前,将那衣带诏于案上铺开。

“公主请看,此字游走龙蛇,很是老练。”

“陛下年方十岁,能练过几年字?”

“因此,臣肯断定,此招,绝非陛下亲笔!”

“只怕……”

说着,荀彧眼神冷了下来:

“这是董承有意为之的矫诏,他意在借公主之手,挑拨陛下与萧云之间的矛盾,而后他再趁机夺权,坐收渔翁之利!”

“啪!”

刘颖的手拍在了案台上,红颜神色娇怒:“无耻!这董承才是国贼!”

荀彧拱手言道:“公主可否将此诏交由臣处置,臣保证,绝不会让司空追究公主之责。”

闻言,刘颖美眸微转:“司空向来仁义,他也会知晓本宫受此人欺骗,定不会迁怒本宫。”

“这诏,本宫留着也没用,给你未尝不可,只是……”

“本宫还有一个要求!”

荀彧微微一笑:“公主请讲。”

刘颖微微一顿,看向了一侧的宫女。

“莺儿。”

“喏。”

莺儿轻步走来,低头等待着指示。

见状,刘颖俏脸微红:“她跟本宫多年,也算本宫心腹。”

“今后,本宫若有什么能帮到司空的,令君可以随时与莺儿联系,告知本宫。”

“再者,若……若司空再有什么消息,还请令君告诉莺儿,到时本宫自会知道。”

听到这,荀彧歪头偷瞄了一言刘颖:“公主何不让莺儿亲自联系司空?”

这一言,却让刘颖的脸更加绯红,她扭过头,故作冷艳:“本宫……本宫做事自然有本宫的准则,你不必多问了。”

荀彧笑了。

这点少女心思,他还是看的懂。

有些事,还是不要点破的好。

“臣告退。”

言罢,他转身缓缓离去。

直到荀彧身影彻底消失,刘颖方才松了口气,她轻声喃喃道:

“好你个荀令君,嘴倒是刁的很……”

“倒是不知,司空他究竟打算如何应对。”

想着,刘颖心里不自觉有了些许担忧……

……

另一边。

司空府。

自从白日之事后,萧云没再去找荀彧。

他觉得,荀彧还需要再想一想。

心里一直信仰的东西,碎了。

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荀彧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这件事。

“夫君可是去见荀彧了?”

蔡琰为他倒上了茶水,轻声言道。

闻言,萧云缓缓颔首:“正是。”

蔡琰沉默片刻,没再说话。

聪慧如她,自然也知道萧云和荀彧之间的矛盾。

这种事,只能看天意和造化。

“夫君,妾身还听说了一件事。”

说着,蔡琰轻轻贴在了萧云胸膛上:“陛下有意,要将公主许配于你?”

萧云哑然失笑,他捏了捏蔡琰的耳朵:“怎么,你不开心了?”

蔡琰摇了摇头,美眸望向他:“夫君是当世豪杰,今后又怎会只有妾身和婵儿相伴?这种事,妾身早已看开……”

“这公主嫁来并非是喜事一桩,妾身担心,她会不会……”

后续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