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全面的考虑(2/3)

飞这一趟。

很快这架大型运输机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完成了,塔台一声令下,这飞机引擎就突然咆哮了起来。

整架飞机直接一个急加力,在不到四百米的距离上离开了地面。

这可是一架重型运输机,即便是没有装货物,在这样的距离上飞起来也是一件绝无可能的事情。

当然,这个绝无可能指的是从前。

马宁向来都是给自己装备最好的,当反重力技术被升级之后,他就立刻对蓝天号进行了“大修”!

如果不是为了顾及这一众外国友人的心情,再一次经过改动的蓝天号,在目前状态下可以在两百米内升空。

不仅如此,因为反重力模块的加持,整个飞行过程会比没有改装前节省一半的油料

仅仅这两条,直接就把华夏的航空器抬升到了其他国度的航空事业无法达到的高度。

试想一下,所有的飞机都把引擎改掉之后,所省下来的油料,那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当然,因为现在华夏的大飞机还处在定型阶段,并没有量产,所以华夏航空企业中,充斥着从波音和空舟方面购进的飞机。

而这些飞机,想要进行改造,还需要经过这两大集团的同意。

空舟方面的自然不用说,因为跟海盾有着很好的关系,对华夏也是很客气的。

但是波音应该是没戏了。

他们本就有规定,严禁华夏人员动那些飞机的非操作部位,即便是这些飞机都买回来了,已经属于华夏财产,也不行!

更何况现在,这波音又跟海盾顶上杠了,华夏航空公司想要采购海盾的反重力模块改装那些波音籍的飞机,就更是门都没有。

事实上,在马宁反驳了波音对海盾实施反窃密调查的行为之后,米伦伯格的一个助手就提出了一个很具杀伤力的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要耐心等待,等华夏使用波音飞机的那些公司提出改造飞机的申请时,就是波音发起扼杀之时。

很明显,这是一个转嫁矛盾的计划。

马宁的反重力引擎做得越好,越是能够产生额外的经济效应,那些被波音掐着嗓子的航空公司就越是会埋怨马宁为什么不能跟波音搞好关系。

虽然这个逻辑看起来很别扭,但是在资本支撑的经济活动中,如果涉及到美利坚的公司,那华夏的很多厂商会自动给他们发放免责金牌。

这也是许多年以来,造成坚果姥在华夏人面前有一种莫名其妙优越感的原因所在。

此时此刻,坐在飞往第一机场浮岛的飞机上,马宁也是想到了这些问题。

他很清楚,如果国内航空公司改造无门,他和海盾就将会承担一部分的无妄之灾!

天下果真就会有这样厚颜无耻之人,马宁已经见识过一次了,自然就不会害怕再见识第二次。

对这些人,马宁通常只会骂一句“跪久了,起不来了”然后把他们列入黑名单,在将来的海盾体系当中加以针对。

不过,应对这份无妄之灾事小,应对波音的无耻才是大事儿。

如果波音就死卡着合约,不允许波音制造的飞机进行升级,那那些航空公司就会顶着比同行高一倍的消耗运行。

这样的话,他们是撑不了太久的。

这就需要一个破局者的出现。

能够破局的就是支线航空计划和华航的大飞机计划。

所以,马宁准备跟华航那边谈一个新的合作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替他们制造大飞机的一些结构件。

这也是马宁催着他们华航的人赶紧过来验收那些已经处于半成品状态的支线飞机的原因。

一路上思绪很多,等到马宁理清楚了其中的因果逻辑,找出了线头,定下了工作目标,蓝天号也开始进入第一浮岛机场的范围了。

这一刻刻,就连马宁自己,都有些紧张,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让这种飞机降落在这样的地方。

虽然心中对自己的浮箱、材料、结构什么的都很有信心,但是事到临头,难免还是有些恍惚。

这不仅是他的第一次,也是这个世界的第一次。

早在马宁决定派出蓝天号飞机进场的时候,一号浮岛机场就安排了摄影人员和驻场记者进行了准备。

他们要把这历史性的一幕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一幕传向世界。

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马宁做宣传,而是想要告诉世界上嘲笑他们坚持海上机场项目的人,他们做成了!

马宁也知道下面有人在拍,所以就指令两个驾驶的机械人,一定要保证降落过程的完美和优雅!

都说大飞机降落的好不好,主要看轮子冒不冒烟。

而马宁的蓝天号在降落到浮岛机场地面上的那一瞬间,只是一阵微微的青烟卷起,然后,就平稳的滑出一段距离,最终停稳。

降落的时候,马宁并没有使用反重力模块,这也是为了节省。

要是不考虑节省的话,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