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否极泰来,因祸得福(2/3)

道士丙率先问候了一句:“恁娘——!睡得像两头猪!都不知道饿么?”说完,便将蓑衣、斗笠脱下,放在一旁。

道士甲也埋怨道:“你们两个也忒慢了些!老子……别说老子了,就是庄子、都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道士丁一面脱着蓑衣,从怀里掏出几个胡饼和鸡子:“先吃着,边吃边说。这小道童昨日开口求饶了没有?现在还活着不?”

道士乙见道士甲狼吞虎咽的模样,乜斜着瞪了一眼,才答道:“昨日摘了封口布,闹腾了半天,又是喊又是叫。我们两个嫌吵,就寻了个木排,把那窨井盖上了。天擦黑那会,还在下头折腾呢,能听见水声。后来该是折腾累了,便没了动静,我俩也睡着了。”

道士丁有些不放心,忙和道士丙跑到那破旧木榻前,将榻掀起,取掉木排,露出黑洞洞的窨井口来。这时道士丁环顾一圈道:“吃东西那两个,先把黑布蒙上!”

说完,两人又从木榻上将绳头解下,将杨朝夕从一丈来深的窨井中拽出来,才看到气息微弱的杨朝夕,已经昏死过去。拍了几下脸,便如死人一般,没有反应。若不是道士丁探过去的手指感觉到一息尚存,怕是四人便要自作主张,将他就地掩埋了。

道士丙让道士丁扶稳杨朝夕,自己在他身上摸索起来,却摸出一封湿了小半的信简,信囊上写着“XX子肃启”(“XX”二字被雨水浸泡得最为严重,已无从考证)。道士甲、道士乙见他们搜出这样一件东西来,觉得稀奇,便凑过来,嚷嚷着一起打开看看。道士丙、道士丁便将杨朝夕又缒入窨井之内,当听得水声时、以为见底了,便一松绳索,将杨朝夕直接摔进了一汪泥水里。

四个猥琐的脑袋,这时已挤在了一起,借着茅舍中微微的光亮,展开看去:冲灵子杨朝夕!你这个XXXX、无耻淫徒……(“XXXX”亦被雨水浸泡,不易辨认)

四个道士看完,均觉有趣,道士丙更是揶揄道:“小小年纪,便和麟迹观的师妹有来有往,果然是人不风流枉少年!”

道士丁便将信简装好,塞进道士乙手里,方才笑道:“这是观主要的东西,咱们已经过了眼瘾,你须得装好了!回到观中,立刻给观主送去!”

道士甲、道士乙这时已吃完早斋,便同过来的道士丙、道士丁拱手道别,穿戴好蓑衣斗笠,出了茅舍。

雨幕在洛水上潇潇落下,没有半分迟疑。河面水汽蒸腾而上,被流荡的风带过河岸,将芦苇染得一片模糊。

猫在不远处芦苇从中的人影,猛然看到眼见奇怪的一幕,便迅速蹲了下来,暗中观察从低矮茅舍中走进的两个道士。直到目送两个道士走得远些了,才小心地缀在后面,将这一条突如其来的线索牢牢咬住……

然而此时,还在窨井中固守“存思”之境、运行“胎息”之法的杨朝夕,却在误打误撞间,开始经历福祸相依的一场蜕变。

经过几年的依法修习,杨朝夕体内早已积聚起一道精纯的后天之气,经过一夜“胎息”之法的短暂孕养,竟已是气候初成!

天色微明之时,这道初成气候的后天之气,便开始顺着血液和筋脉,无意识地在周身穴窍间游走。然而经过道士丙、道士丁的一番折腾惊扰,这初成气候的后天之气,却在杨朝夕体内,毫无章法地奔腾起来,肆意冲击周身各处穴窍。

杨朝夕只觉身体渐热、有些苦楚从身上传来,口中不禁发出“嗯、啊”之声,似是呓语。而意念却始终守在“存思”之境,不肯出来主导这股奔腾雀跃的后天之气。

行功及此,若不加以引导,时候一长,后天之气便会捣毁穴窍,造成全身瘫痪。但若能引而导之,便可促成小周天循环,自此,后天之气便会如同洛、伊之水般,按照既定的流向滚滚而走,进阳火,退阴符,温养周身,渐生道种。

“存思”之境奇幻莫名,杨朝夕自记事以来,所见过的旭日、山水、星月、云霞、霓虹等事物,皆化入漫天星彩、在天河中隐现。时而诸色斑斓,时而漆黑一片,自己尽剩一缕意念,在寒及骨髓的茫茫星河中游荡,没有什么可以停靠、也没有什么可以抓握,无天、无地、无**、无八荒,渐渐地、连这样的观感也要失去。不知持续了多久的迷茫,终于开始转化为无边的恐惧。而那一缕飘忽不定的意念,才开始在恐惧之海中回头,向着一个方向拼命游去。

恍若千年、又仿佛只是一瞬,意念终于从“存思”之境,渐退至“守一”之境。身体上被后天之气冲撞的穴窍,都开始灼热地疼痛起来,最初那彻骨冰寒之感,早已荡然无存。此时窨井中仍旧漆黑一团,若有些许火光,便可看到杨朝夕湿透的道袍贴在身上,开始有蒸腾的水汽弥漫开来。水汽被口鼻间微乎其微的气息带着,从细细的一丝、逐渐聚合为粗重的一股,奔涌不止,形成凝实的水汽环带。

杨朝夕依旧双目紧闭,后天之气在体内狼奔豕突,产生的热量将全身烘得温暖无比,手脚也渐复知觉。灼热的疼痛,先是从上丹田中扩散开来,让他意念为之一凝,开始有意识地稳住口鼻间的气息。随即便觉察到中丹田、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