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媚眼如丝(2/2)

小道士?小道士!打起精神,莫要昏睡。若当真睡着了,这辈子都别想起来啦!”

一阵清泠悦耳的呼唤声响起,牵拽着他就要松懈下来的意念。似乎还有什么、正不停拍打着他的脸颊。

杨朝夕浑浑噩噩“嗯”了一声,只觉身体被毛茸茸的物什扶起、勉强盘坐起来。旋即一道暖烘烘的内息,透过后心、涌入他中丹田内。仿佛烈火烹油,登时搅得体内先天、后天二气一片躁动。

躁动的二气交缠一处,又开始顺着小周天潮奔浪涌。便是那株懒洋洋的道种,见状也蠢蠢欲动起来。欢愉到发颤的枝叶、兴奋地延伸开来,贪婪地捕捉回先天之气、凝为汁液,当做浇灌自身的养料,一点点壮大着根苗。

像是过去了许久,又像是只过去了几息工夫。杨朝夕缓缓睁开眼来,身上涌起浓重的虚弱感。惊鸿一瞥间,却见两丛橘红色尾尖、正托在自己腋下,荷着身体的大半重量。背脊上似乎还抵着只毛茸茸的兽爪,就触感来看、似乎比熊掌也小不了多少……

伸出左臂一看,被咬开的几道触目惊心的齿印、已然结痂,刚刚发生过的事情,瞬间便在脑海中被唤醒。

杨朝夕吓得一个激灵,当即从地上跳将起来。转身一看,不由又吓出一身冷汗:“晓、晓暮姑娘……我还活着?”

柳晓暮巨爪捂着狐口,又“咯咯咯”笑得前仰后合。笑声中气十足,暗蕴阴元之气,震得杨朝夕一阵心悸。笑罢才道:

“小道士既然已醒,咱们也该出阵了!还记得在熊耳山时、姑姑吹的那曲《破阵乐》吗?”

杨朝夕揉了揉发晕的脑袋,一头雾水道:“自是记得。晓暮姑娘难道又要用那‘九韶八音功’来乱敌心志?”

柳晓暮却抛来一颗黑不溜秋的鹅卵,不待他接住、便已开口笑道:“姑姑马上便要使出狐族神通‘媚眼如丝’,破阵易如反掌!故而心中愉悦,想要歌以咏志。咯咯!小道士只当给姑姑助兴如何?”

杨朝夕一把接下。却见那黑黢黢的鹅卵上,印着两排大小不一的孔洞,才知是那日两人合力烧制的陶埙。不禁撇撇嘴道:“圣姑好雅兴!小道答应你便是。”

柳晓暮又是掩口轻笑,只不过巨爪捂着狐口的模样、委实有几分惊悚。

杨朝夕心中哀叹:这个狐妖也不知吸了他多少纯阳之血,身上被“寂灭浮屠”射出的创口,竟都缩小了许多。一双血瞳神采奕奕,哪有半分重伤垂死的模样?

便在此时、柳晓暮人立而起,硕大的狐身耸起近三丈高,似乎要突破金色雾气的桎梏。却见她两只前爪、挥作残影,瞬息间便掐出九道指诀。指诀头尾相连,却是反复不绝。杨朝夕瞧得眼熟,却是每个道修都晓得的“六甲秘祝”: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与此同时,柳晓暮狐口歙张,一串奇异的音符向西面流出,似是巫觋招魂、又似比丘梵唱。声音不大、却荡人心魄,顷刻间将七个僧尼的诵经声压了下去。

杨朝夕身在阵中,更觉头脑嗡鸣、烦恶欲裂。便要伸手捂耳时,才想起手上那团陶埙,当即强忍不适、凑上唇去。

气息吞吐间,一曲激越铿锵、却也雄浑悠扬的曲子,在嘈杂群声中异军突起。夹着催征的鼓点,驱使着铁骑刀枪,向着来犯之敌冲杀而去……

胡天八月,暮雪纷飞。单于遁逃,将军凯旋!人生如是,何其壮哉!

杨朝夕沉醉在《破阵乐》中,浑然不知柳晓暮掐过指诀、诵罢咒语,一双血瞳已起了难以言述的变化:

凤眸含媚,硕大狭长,瞳仁闪烁、散射出丝丝缕缕的红芒!

万千红芒飘散而出,宛如万千根虚不受力的蛛丝,借着温软的东风、向四面八方荡去。遇到拄着禅杖、犹自诵经不休的僧尼,便仿佛寻到了落脚处。开始如菟丝子一般,缠住他们的脖颈、指掌、肩肘、僧履……

开始只在僧袍、袈裟等处,蔓延盘绕成一片片奇异的花纹。渐渐地积少成多,红芒已将七个僧尼、包裹成七只人形血茧,仿佛尚未蜕变而出的蝶蛹,立在地上、说不出地诡异瘆人。

然而“血茧”却还有呼吸,只是愈发急促。仿佛七个僧尼皆坠入无尽梦魇之中,身不由己、又险象环生。修行多年的禅功,到这一刻,终于纷纷破防。先是妙静师太、接着是不眠和尚、然后是妙恒师太……不过数息后,除了灵澈方丈还在苦苦支撑,其余僧尼皆已倒地不起。

中招僧尼身上的“血茧”,早渗入体内。一时间有人狂喜、有人暴怒、有人哀戚、有人惊惧……

压抑多年的心魔、似被这红芒释放出来,平日里风轻云淡的得道之人,此时皆躺在桃林青草间嘶吼嚎叫。

风度尽失,形象全无。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