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有这队友,还要啥自行车(2/3)

划的版图里,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

尤其是培养这方面的“口碑”,这不是一部两部剧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这其实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稍有不慎,很容易把之前累计的口碑给败了。

要竖起一个标杆来简单,像是蜜桃tv的“迷雾剧场”,就是通过《窥探》的开门红打响口碑后,持续输出了两部质量还算上乘的悬疑剧,彻底稳固了招牌。

但是很快在后续的剧集中,又开始陷入了颓势,如果不是今年年初《隐秘的角落》又一次创造了收视狂潮,那么“迷雾剧场”这个招牌其实很快就会在观众心中失去了原有的魔力。

不过在《隐秘的角落》播出之后,一些有心人都注意到了,这两部把“迷雾剧场”撑起来的爆款,很大程度上都算是出自丁炙之手。

而丁炙的想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把这种“一两部的偶然”逐渐成为一种“相信他总没错”的必然。

当“九爻出品,必属精品”的观念深入到观众们的心里时,那九爻在电视剧领域的范围就算是初步成了。

“除此之外,在近期,我应该会参与到陈科那个《开拍吧,导演》的短片拍摄中去,准确来说,就是给文峰站台。”

听着丁炙这些短期规划,实际上已经是脱离了“公司艺人”应该操心的范畴,有了几分“老板”的味道了。

“其实一开始,我还觉得把你拉进来欢颂是帮了你,可是现在”

梁琼说到这里,突然有些含义未明地笑了笑。

“现在反而像是有些限制住你了。”

丁炙闻言,也是摇了摇头,“说这些没有意义,如果一开始不是欢颂,也许我也没可能崛起这么快。倒是琼姐你,如果在欢颂做得不开心,之后也可以考虑一下来帮我啊!”

丁炙这倒是第一次明确地跟梁琼摊牌了他在合同到期后离巢的意愿。

——虽然这是所有人都能猜到的想法,毕竟欢颂在丁炙崛起的路上,说完全没有功劳,倒也说不过去,毕竟《窥探》就是欢颂的项目,但如果说有多少助力,其实也还真没有。

尤其丁炙这两年在电影圈子里的发展,几乎没有依靠欢颂乃至京圈的人脉,可以说是全靠自己在圈子里折腾,然后靠着他一部又一部作品证明了自己扛票房的能力,最后才冲杀出来,成为如今炙手可热的票房新宠的。

不过,丁炙如今虽然声势不错,但一个顶尖艺人,开设的公司未必就有前途。

就跟一个强悍的打手,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坐馆一样。

君不见刘福荣刘天王,开设的天幕公司除了开门作取得好成绩外,此后的所有项目都黄了,拍摄的电影一部亏得比一部厉害,最后搞到刘天王拍足五年的片还债,最巅峰那年拍了足足十三部片,江湖人称“刘十三”。

而国内的喜剧之王之称的星爷,近几年来也是因为对赌协议接连失败,公司连年亏损。

当然,也有正面的例子,比方杨芙,她就在创立欢颂的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让欢颂传媒从一家初创公司,到今年已经成为了国内都称得上名列前茅的集合制作和经纪为一体的娱乐公司。

在新三板挂牌后,公司市值的估值已经超过50亿元。

不过欢颂传媒的内部其实也是比较复杂,之前就说过了,其中有着京圈的派系,也有鹅厂方面的派系,严格来说杨芙并不算白手起家,欢颂传媒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资源整合的产物。

而梁琼本身就是圈内名气不小的老牌经纪人,在欢颂的艺人经济部掌舵两年的时间里,更是让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再加上经手过丁炙这个顶流艺人从微末到崛起的整个过程,从创建公关团队,帮丁炙度过了好几次明枪暗箭和防爆等一系列的操作。但经纪业务方面而言,梁琼已经称得上是国内顶尖经纪人那一类了。

所以丁炙才这么想把这位顶级经纪人给挖走。

不过梁琼不同于李文峰、李修缘,更不同于张嵩文和文泳衫,她在原公司并不是不得志的,甚至还身处高位。

所以丁炙虽然对于梁琼的业务能力颇为眼馋,两人关系一直以来也称得上极好,但丁炙也还不至于有自己一立山头,梁琼就会抛开在欢颂高层的位置对自己纳头就拜的想法。

“好小子,还挖起你姐我来了,那我也得看看你到底有多大能耐再说。”

面对丁炙玩笑般的招揽,梁琼也玩笑般回了过去。

但她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没有明确地拒绝,而显示出了一种观望的姿态。

也是因为她和丁炙的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

正如她对丁炙在这两年奇迹般的崛起的帮助巨大一样,丁炙的崛起,同样对梁琼的职业有着非常巨大的襄助。

甚至可以说,丁炙在她手下成长为顶流一线的这项成绩,足以比她之前十几二十年在经纪人圈子里摸爬滚打的成绩都要耀眼得多。

而且目睹了丁炙崛起这两年做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