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对一刀切(1/2)
这是个问题!
听李树说完,侯东浩沉思了半天。
其实旅游局也看到了这些古迹对黄源旅游产业的影响,并已经利用了一些。
比如黄源的出门庙和归家观,现在已经成了黄源的旅游标志之一,因为有着美好的传说,再加上对“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阐述,能吸引不少游客的到来。
但其他地方就不一样的。
比如央村的祭坛、城北那一节一百来米长的汉代古城墙、城中心那颗据说有千年的古槐树、城西还有个明朝的城隍庙、门里村附近的两个历史名人的墓地、红杉镇的千年红杉等等。
那些土生土长的黄源人,随口一说都能说出来十几处。
虽然有这么多古迹,但大多数对黄源的经济却没有什么帮助。
就拿城北的古城墙,要不是打击过几次,以城墙为界的两个村都会偷偷的把这个城墙给平了,因为曾经有开发商想在那里建个高档酒店,却因为这个古城墙无法立项,之后那里即使有便利的交通却无人愿意去投资。
还有就是红杉镇得名的那颗千年红杉非常有名气,因为这是北方省为数不多的古红杉树。
但即使有名气,却对当地经济没有什么贡献,每年还得花费人力物力去保护它。
曾经红杉镇还建过苗圃基地,准备发展林业,但育成后却没有销路,只好作罢!育好的苗也都发给了村里,让栽种在贫瘠的土地上。
目前红杉镇东侧还有着大片的红杉林,这是前些年育好的苗栽种长大的。
红杉镇的红杉林一共有两千多亩,就连央村西南也有一百多亩。
虽然当时都是栽种在比较贫瘠的土地和小坡上,但由于已经成林了,林业局卡着不让砍伐,土地也就无法再开发了,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过了一会,侯东浩问李树:“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其他地方不说,我先说说我对央村汉代祭坛该怎么做,还不能影响甚至促进央村经济发展的意见,这只是我的看法,有不对的侯叔给我提出来。”
侯东浩点点头。
“我先说说只保护不开发的情况。”
“根据相关要求,祭坛周围不能动土,所以高楼大厦不能建,所以我们可以建一些低矮的建筑,目前我们想到的是装修材料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欢迎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建材市场......”
“停停停!”侯东浩打断了李树的话,“我让你说的是如何开发,不开发的方法很多。”
“可是不开发只保护的话,因为有着限制,那村里能做的事情不多啊!”李树叫屈到,“不能说不开发了,我们村就不去发展了?别为了保护,我们现有的产业不能做下去那就更亏了!”
“行了,我知道了,你说该怎么开发!”侯东浩明白了李树的意思,他是怕自己和村里的产业被叫停啊!
李树笑了笑:“如果开发,那就需要挖掘这个祭坛的故事了,包括跟这个祭坛有关的历史名人和事迹,到时候建一个展厅,为游客展示这个祭坛的故事。”
“围绕着展厅,建一个小公园,做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地点。”
“同时,搞清楚这个祭坛是用来祭祀什么的,什么时候祭祀,那我们就能重新组织祭祀活动了,这对游客来说又是一个体验。”
“但是平时,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不建高层的建筑就行了,我们计划建一个建材城做为村里的集体项目,为群众增收。”
侯东浩听完,感觉李树说的这个方法挺好。
挖掘背后的故事,建个小公园和展厅,这花不了多少钱的。
这样的话,能给黄源增加很多景点,提升城市形象,方便那些自驾游的客人前来游玩,也更契合自己准备打造的“宜居黄源”。
不过这里面他夹带的私货太多了。
“合着说了半天,我只听出来让我们出钱给你们建公园建展厅,发掘卖点,而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对吧?”
“侯叔,话不能这么说!”李树有不同的意见,“有古迹是好事,大家也都知道需要保护,但为了保护古迹而放弃这一方的发展则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兼顾保护和发展。”
“就拿城北的古城墙来说,我们是该保护,但为了保护古城墙不让动土那不是就害了这两个村了吗?”
“那里位置多好啊,往东直接到源东,往西则到了杉州,往东北和西北都能进山游览美景,按理说该发展起来的。”
“我们上级部门审批项目的时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过是对的,但却不能一毙了之,应该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还说古城墙那里,按照规定不能大规模的动土,但多大算是大规模呢?好家伙,为了省事,那就不能动一点土。”
“我认为,那里不能建高层的宾馆酒店,但应该能建古风的民宿吧,将古城墙围在里面,做为古风民宿区的一部分,那是不是更能吸引游客呢?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