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襄阳筑城(2/2)

人交手了。

但是马玉成没有时间去探究,他正在襄阳孟拱军中忙碌。

孟家世代为将,崇武尚德,推崇侠义,对马玉成这个盟主很看重,时常陪着他察看防务。古代战争,野战多而城战少。但自从五代石敬瑭认契丹为父,割让幽云十六州,使中华北疆除雁门一关外再无险可守,宋辽多以挖沟栽树为界,城市防御变得十分重要。因此自北宋以后,治军治防者都十分重视筑城,城墙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坚固。

随着城墙巩固,攻城器械也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石砲,对城墙具有摧毁性。马玉成看了襄阳的城防,感觉不能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建议孟拱作一些必要的改进。

马玉成认为,襄阳既然首先成为抗蒙基地,它的失与守就关系到大宋气运,必须作长治久安的打算。

他主张在城门外构筑一道横向的长墙,城门是城池防御的薄弱部位,也是敌人进入城市的突破口。为了迟滞敌人在城门外的兵力展开,就在离城门五丈处构筑横向挡墙一道。这样即使城外防守失利,敌人兵临城下,攻城也多有不便。

在城墙拐角处,马玉成见墙角有多处修补过,就问孟拱:“这拐角的砖怎么跟别处不一样?”

孟拱指划地理形势道:“城角最难防守,部位突出,敌人容易用石砲轰击,而由于距离远,我们城上的石砲却打不到敌人。”

马玉成一时没想通,就对孟拱说:“怎么会这样?将军能不能给我细说?”

孟拱说:“正要仰仗马盟主,当然要给你细说。”他和马玉成走到城墙东南角,指点说:“比如敌人用石砲攻打这个城角,在东南两面各架一砲,则城东城南城墙上自城角起二三十米内均在敌砲威胁之下。敌兵可利用石砲的掩护实施登城作战,而我们城上的石砲威胁不到敌砲,除非把砲捡到城角上,才能等距离交战。”

马玉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仔细琢磨了一下说:“如果将方形直角城角每边削去二三十米,改成圆形的呢?”

孟拱大笑,连呼“妙!妙!大妙!那样敌人进攻城角,就必须将砲前移二三十米,到了守城石砲的防御范围!”

孟拱豪不犹豫,立即组织人手改建城墙,将四个城角都削去直角,改作流线型。在后来的作战,果然减少敌炮威胁,成为襄阳城巍然屹立的最重要防御措施。直角城角一直是敌人射击的主要目标,这一改,使敌之可攻击目标消失了,而又便于打击攻城之敌。

在城墙上,马玉成见雉堞上有许多新砖,问孟拱将军:“这雉堞上的砖为何新旧不一?”

孟将军说:“这山字形雉堞,便于了望观察,视界开阔,但就是扛不住石砲攻击,防御能力差。不但被弹面积大,而且石砲击中三齿后,整块山齿容易倒塌。”

马玉成皱眉道:”能不能去掉山齿?“

孟将军笑道:”去掉山齿?那还是城墙吗?“

马玉成说:”当然是城墙,改为平头矮墙,在墙上开设供箭驽铳砲射击的孔口,既不妨碍了望和战斗,又不容易被敌摧毁。“

阵拱觉得有理,于是襄阳城墙,一律去掉山齿,建成平头矮墙。

两人站在城墙上,极目远望,马玉成仍觉城防过于单薄,和孟拱反复研究,最后决定在护城壕边再砌一道较矮的城墙,墙内再挖一道障碍壕,障碍壕边再砌一道墙,两年工夫,把襄阳城改造成了拥有三墙两壕纵深多道防护体系的坚固城防。又将原来的主体城墙增加厚度和高度,襄阳,自此成为大宋边防颠扑不破的堡垒,经受了蒙古铁骑长达六年的冲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