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来的舍人】(2/3)
相觑,心有戚戚,不知如何答话,都把目光投向上首站立的周太师。
周太师着一袭紫袍绿绶,抱着板笏。他已年过六旬,鬓眉花白,乃是先皇定下的顾命大臣之一,诸官本指望他能劝解一番,哪知周太师却是扑通一声跪下了。
众人一愣,连忙也跟着跪下。
周太师沉声道:“禀皇上,六月以来淮南伏汛频频,河口堤坝偶有决,皆因填补迅速,并无大碍。臣等日前已督促沿淮各地严防暴雨,万没料到此次汛情凶猛,臣等无能,望陛下治罪!”
既不知道,也不不知道,且认罪态度坚决,神情诚恳。
诸官很是受教。
齐昱展颜笑了笑,将治罪一事轻轻掠过:“事已至此,治罪尚且是后话,今日朕想听听众卿有何应对之法。”语罢也没让诸官起来,却点了个人:“林太傅,你先,这荥泽口大堤三年前才整修完,如今怎么又塌了?”
林太傅略一思索,毫不犹豫道:“回禀皇上,荥泽口大堤是前工部侍郎秦树被罢免前督建,罪臣秦树贪墨治水公款,定是在河堤之中偷工减料,才造成今日……此种惨状。”
瞧这责任推得,多干净。齐昱挑起眉头,目光向他旁边移了一格:“唐太保,如今有何应对之法?”
被点到的唐太保心里一紧。此事出突然,他还无甚想法,可今上着实恼怒官员毫无主见,“不知”难免受骂,于是思忖片刻,只好硬着头皮道:“臣以为,应当阻断北流河道,开七宝河,以恢复建元故道。”
工部的张尚书抬头瞧了他一眼,像是很不能苟同。
然则今上亦讨厌朝臣争执于殿,故他也没有马上开口。
“张尚书,”齐昱看在眼里,“你如何看?”
张尚书伸着脖子道:“回禀皇上,建元故道已堙塞了二十余年,臣以为,此道难以恢复,倘若强行恢复故道,淮南北流宣泄不及,更会决口!”
齐昱点点头,又笑着点了他身后的工部郎中:“徐郎中以为呢?”
工部郎中徐佑是去年的榜眼,章写得好,人也甚老实,只是心思不活泛,故御笔点他进了工部做主事,想让他历练一番。谁知两月前,前郎中恶疾辞世,此生运气尚好,顶替了郎中之职,跑腿之事并不曾做过。
此时徐佑只当皇帝在问他赞同哪一边,自然觉得没有不帮恩师而帮外人的道理,便爽朗道:“臣以为尚书大人言之有理。”
张尚书只觉背脊一凉,心里已打了徐佑十八个脑袋瓜:傻子哟,皇上是问你有没有其他意见!
果然,齐昱相当和煦地笑了两声,“徐郎中倒是敬爱恩师。”
徐佑还以为在夸自己,更是喜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皇上谬赞!”
张尚书已经快背过气去。
从御书房出来,徐佑同张尚书行在后面,沾沾自得,携着恩师的手跨出门槛,声道:“老师,学生今日也算是悦了龙颜了。”
张尚书怄得一口气憋在喉咙口,不出话来。
走在前面的户部人等听了,皆是闭着眼摇了摇头。
常事君侧便会知道,今上这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比之先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寻常斥责两句,倒还无甚大事,若是惹他笑出声来……
呵呵。
呜呼此生,自求多福就是。
齐昱刚散了十几个朝臣,正翻奏章看,又听外面报:“吏部侍郎求见!”
不一会儿,吏部侍郎董谦领着个人,恭恭敬敬走进来请了安,道:“禀皇上,昨夜里起居舍人左堂贤去了,其职空缺,蒲尚书已着臣拟了新的起居舍人,臣现在给您带来了。”
他身后跟着的人已跪下了,此时伏身道:“微臣内史府温彦之,参见皇上。”
此人吐字清透,声音如撞玉般,一听便是个知书达理的年轻人。
齐昱从奏章里抬起头来,见董谦身后跪着个清瘦的男子,伏着身子,不见脸,便道:“平身罢。”
“谢皇上。”
那人随着董谦站起身来,一身普通的沙青色七品官服,乌纱帽下面若冠玉,眉如黛山,五官皆是恰恰到了好处,周身风骨泠然清秀,相貌是极佳的,只是他眸子始终谨慎地垂着,没有笑意,神情简直是内史府的特产:肃穆板正,好似老朽。
名叫温彦之?
美士为彦,他倒也当得起这个名字。只不过……
美则美矣,略呆。
能送来御前的人,各部都是查了一遍又一遍,故齐昱也懒得再关心他来自何方,是哪一年的进士,点了点头,董谦便自觉退下了。
堂中只留下个温彦之,齐昱瞧着,竟不由得想起了先皇来。
倒不是想起了先皇礼贤下士、君臣佳话之类,而是想起了先皇临终前的一席话,讲的都是代代皇帝的交心之句。
“……做皇帝最难之处,便是行至每处必有人跟随。若是朝臣,不想见尚可不见,可朝起暮归总要见到的人,便是统录皇帝起居的史官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