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内部审片(2/2)

,人家132把投资整整翻了十倍,那戚烈就得把质量效果做出来。

片头结束,随后进入两个不同的剪切路线:

微电影方案《枭龙》则是对接到了枭龙的试飞镜头,然后是巴基斯坦方面发来消息,要调用小批量生产的战机使用,之后才是转场到白沙瓦基地接任务,支援前线的地面部队......

微电影《枭龙》的主角从始至终都是枭龙这款战斗机,所以只需要剪切空地支援、机炮扫射,以及后来跟幻影2000之间的空战,再加上公路降落。

搞定!

按照这种方案剪下来,前后三十分钟的场面效果,时间不长,但戚烈用上了所有高能镜头,燃爆全场!

说白了,整体的感觉就是打打打。

《枭龙》的剪切思路大概跟后来跟《红海行动》差不多,只不过微电影碍于素材不够和时长限制,所以没那么久罢了,但枭龙的作战能力却因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微电影放映结束,中场休息半小时,众人平复心情之后,再次进入放映室,这次则是《克什米尔上空的鹰》内部审片。

依旧是相同的片头,但开场却变成一场发生在克什米尔边境哨所的夜间枪战,镜头充分展示出三哥特种部队作战的犀利风格,几乎是砍瓜切菜般灭掉小巴哨所。

悲伤地气氛得到充分渲染,然后交代了巴基斯坦如何得知到前线出事,随即派出侦查小队,接着又是一波剧情杀之后....

巴方开始有了充分重视,决定拿出精锐力量,使用特种兵前往对抗,并提出空地一体战方案,希望能得到枭龙战斗机的空中支援。

院线版《克什米尔上的鹰》双方冲突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讲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很清晰。

虽然因为投资原因,影片没有好莱坞枪战大片那么精细,比不上2001年的经典美式战争片《黑鹰坠落》来的眼花缭乱,但整体效果也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放映结束,132厂的观影人员表示满意,作为一部电影而言,整体效果还是比较不错。

“去年的时候,我看过《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再对比今天这部《克什米尔上空的鹰》,两部电影至少处于同一水平线,甚至还可以略高一些。”刘正航在观影之后颇有感触,他给出的评价相当不错,很正面!

《冲出亚马逊》做为大陆第一部现代军旅题材电影,在2002年收获的口碑是相当不错,甚至排到了当年电影票房前十。

《克什米尔上空的鹰》能够得到如此评价,戚烈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但还是抑制住内心,一个人的评价肯定不能代表全部,他还要看现场其它人是否也是如此?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