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杂事(2/3)
分机运转,以此来摊低成本,好在这时的硬盘游戏都还小,都是以的单位来计算,不会象后来的游戏,动不动就是多少多少个g,要那样,10的网卡根本应付不来,光是调入一个游戏,就会让人等到崩溃。
一口气投进去二十五六万,不光刘一伟,汪北两口子都给唐凌云捏把汗,二十多万,不是二十几块,这要是万一开败了,不得去撞天呀。
他们都旁敲侧击的和敲过唐凌云的边鼓,流露出些许担心,唐凌云只是一笑了之,从来也没放在心上,开玩笑,他们是没见过“电脑游戏房”的火爆,赚钱是一定的,不是小赚,是大赚特赚。
太康第一家电脑游戏房开张后,火到什么程度呢?
那时,早七点到晚上十二点,上机费是每小时五元,光这一项,一台电脑一天就是八十五块,十二点到七点后包夜二十,加起来过百,而且是机器少,人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排着队等机器,二十四小时不空。
那是九八年年初的事情,唐凌云记得清清楚楚的。
一台机器一天都能赚个百把块,他这里有45台机器,加上卖点泡面饮料,一天毛收入四千多近五千,除开房租水电,只要机器不出问题,纯利润四千块不成问题,一个月少说在十二三万,多的在十四五万,两个月不到就能回本!
当然,如此惊人的暴利,也会让不少人对电脑房眼红!
当年,校门口开了第一家游戏房不到四个月,接二连三的又开起了好几家电脑房,九九年开始,大家大打价格战,从最初的五块一小时,打到黄金时间两块,垃圾时间段一块五一小时,就是这样,一个个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要是这样还能亏本,那才有鬼了,不是因为这般厚利,他也不会对书店说放手就放手,会员起来后,怎么样一天也有三五百的租金入账,一个月上万的收入,也不会先把“凌动”系统放在一边,把资金全部往这里面投了。
想想,九七年底,“飞宇”的老板以不到一百万的身家闯荡bj开网吧起家,不两年,就有了全国网吧的“圣地”飞宇一条街,五六年的时间,成立“飞宇集团”,资产过亿,那是开玩笑的吗?这一行不好赚,能发展得那么快?
而且,唐凌云的着眼点也在后面,九八年,文化部门对电脑房政策放开,允许开网吧,把电脑房接上互联网,也就是加根线的事儿,电脑房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合法的网吧,不说ddn专线出现后,网吧能迎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网民,踏上飞速发展的路,能赚多少!
就算是生意不赚钱,光有网吧证,也够了,蓝极速网吧大火后,国家就不再发放新的网吧证,那之后的好几年,网吧证被炒得节节高升,一张空证卖出去少说也是五六十万,整体转让,过百万都不稀奇。
如果,手头上捏着几百上千份的网吧证,嘿嘿,少说也是上亿的米了,有比这更好赚的事情吗?这就是先知先觉的好处。
唐凌云烦恼的不是游戏房开起来了没有生意,他要烦的是怎么筹措最多的资金,把这个雪球越滚越大,靠这个四十多台机器的小游戏房来积累原始资本,虽然从理论上讲,每两个月就能壮大一倍,一年能翻出三十二番来,但还是觉得慢了。
这一行,第一口汤喝得越早,油水越丰厚,对手多了以后,必然要大打价格战,时间拖得越长,利润也就摊得越薄。
最初开网吧这一行的,个个都赚,越是后来开的网吧,成本就越高,利润越低,有的地方,结成联盟,统一定价,吃大锅饭,还过得下去,有的干脆争得你死我活,你两块,我一块五,他一块,杀到几乎没什么利润,一两年下来,机器设备一折旧,还要往里面倒赔。
如果放在去年,唐凌云也没什么办法可想,毕竟一个半大小孩想找人借钱或者拉人投资,都是异想天开的事,但到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折腾了这半年多,他手里已经有二三十万的资本了,再等到游戏房一开,生意火爆,就好开口了,至于这个口向谁开,还没拿定。
他现在,最当务之急的,是找个放心的人给他管着网吧,象书店一样,当翘脚老板,是不可能的!
唐凌云写了个计费软件,只能通过软件才能开卡上机,电脑计费,不会象刚开始时人家开游戏房,用小本本登记,人工计费,一般来说,账目上不会出现什么猫腻,但想不管事,只要查账收钱了事,却是不行的,这不是在学校,请的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学,想跑跑不了!
从社会上请人,一天收入四五千,有几个不眼红,甚至拆上几台机器卖了之后,给你来个卷堂大散,想找都没地方找去。
所以请人只能是辅助作用的,怎么样也要有信得过的人镇场子。
唐凌云自己合适,但暂时还要上学,一天能到这边打两个转,解决一下机器的毛病没问题,一直呆在这里,不可能。
想来想去,也只有廖廖几个人能信得过,姨妈,杨叔,汪北,杨露露,刘一伟,肖勇,田小丽,最后面的两个人,和他一样,也是学生,派不上用,汪北两口子,自己有生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