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山寨 下(1/2)

山寨手机的种类,看着很多,什么带跑马灯的,双卡双待的,能遥控电视的,人机对话的,带超大容量电池的,零零种种,但除了外面有一点点创意,其它的东西,根本没有太多技术可言!

手机芯片组,联发科的,软件,联发科的,cb板,代工的,电池,采购的,什么话筒,喇叭,天线,屏幕、机构件、模具、键盘,电池等等,只要一通电话,统统有厂商上门提供服务。

生产手机连t的设备也用不着,找几个人组装一下,这有技术可言吗?

本来,唐凌云干的活,也和生产山寨手机差不多,把当下来的lux内核,安装界面,系统配置、设定与管理工具等外围软件组合汉化一下,也就齐活了,一个国产lux操作系统出炉了。

这和当初国内的lux厂商的做法别无二致,国内拥有的,也仅仅是汉化技术这一点不是山寨的,至于除去汉化之后,其它的技术,无从谈起。

但这样的操作系统,山寨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根本无法推广应用。

说实话,国内接触lux的时间,不算短,最早的时候,turbolux就通过国内it媒体的渠道,将自由软件和lux的概念广为传播,以杂志附送的形式免费分发了系统光盘。一年之后,以蓝点,冲浪为代表的本土企业诞生,接着,国家队“红旗”成立。

最后连联想这些it制造商也杀了出来,坐拥庞大的c销量与oe预装市场,一时间吹得牛都在天上飞了,国人无不欢欣鼓舞,有了lux,我们再不不用受s的欺压了。

到头来,关门的关门,转行的转行,该抱比尔大腿的还是抱比尔的大腿!

人们宁愿用盗版?宁愿忍受高价的正版?宁愿被微软黑屏?宁愿三不五时对着一张蓝脸?宁愿没完没了的打补丁?

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那为什么不用安全、自由、先进、免费的lux呢?

很简单,不是人人都是软件工程师,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专业背景去学怎么调配一个系统,他们要的仅仅是开机就能用,点一点,能上网,再点一点能听歌,再看电影,聊天,打字,玩游戏,能办办公,也就没太多要求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用户的要求,lux能做到吗?

能,肯定能,不光是能,而且你想怎么捣腾就怎么捣腾!

任何一个luxer都会这么回答,唐凌云也会这么回答,因为lux确实能干这些,而且适合lux用的软件还特别多,功能强大。

但是,首先一点,你得把lux学通了,得,又绕回到最开始的死结上了。

为什么在个人操作系统上,lux十几年一直没办法与s比肩,问题就在这里,微软再不好,它贴近用户,傻瓜式的系统,不用怎么专门的学,鼠标点点就ok,知道点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十有七八的事情你都能搞定。

lux最初是作不到这一点,后来是做得不够彻底,再加上在驱动,软件这些方面与s有些差距,造成了一种曲高和寡的局面,免费,用户也不买账,宁可花钱用“瘟倒死”的破系统,而且国情不一样,国内的盗版猖獗,就更加剧了这种情况。

唐凌云打工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工友买的新电脑上,品牌装机商为了节省成本,不装s,而是装桌面版的lux,看着挺漂亮,但用起来,他们就头疼,最后都是把硬盘一格了之,装盗版的系统。

最开始,他还挺热心的劝别人,用这个好,用这个好!

好什么好?

我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管家,不是请个祖宗。

坚决换成s的。

这种情况,越到后来越成一个恶性循环,lux不好用,用盗版,没用户,参予的人少,形不成气候,开发进展小,照样不好用,还是用盗版。

一直以来,lux的楼梯都响得挺厉害,除了抢unix服务器的地盘,个人用户很不待见,看得不顺眼,也是灭了,咱重装系统,哪怕是有了gno,有了kde,习惯已经改不过来了,还得被微软削。

唐凌云山寨的这个操作系统,想要不步前面的后尘,那便要山寨得有新意,不仅仅只是把一堆东西组合汉化一下就完了!

起码的要求,安装简单,配置方便,图形界面,使用习惯接近s。

说白了,它就是一个lux系统内核,但披着s皮的一个玩意,就象后来山寨的ihone一样,不管你内核到底是联发科还得德州仪器的,起码你面子上得象,长得象还不算,什么触屏,重力感应,壁纸,原版该有的都有,还得加点山寨特色啥跑马灯,收音机,手电筒,电视,人机对话这些,一样都不能少。

于是,唐凌云完蛋了。

一个字,累!

gno和kde都还没有,最早的kde也要到九七年下半年才会发布第一个beta版,

没办法,说不得也只能当回牛人,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操起qt(跨平台c++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