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拜年(1/3)

过年,怎么说呢,小时候挺盼的,因为那意味着,有一时日天天,顿顿有肉吃,有新衣新鞋穿,有亲戚走,还有炮仗玩,非常非常之往向!

可是随着唐凌云年岁的增长,特别是家里生活水平的提高,顿顿不离荦腥,想买新衣服只要掏钱就有,想什么时间换就什么时间换,走亲戚没劲,炮仗也没心思玩,过年的滋味就越来越淡!

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刚开始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的时代,草台班子一样的晚会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一片好评声,可当观众的欣赏水平日益提高,提高的幅度超过了节目水平的增长幅度后,还会剩下什么?

满地的批评之声,永远是指着导演组的鼻子破口大骂,sb,哪哪哪又是硬伤,哪哪哪又是毛病,春节联欢晚会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所以,小时候是盼着过年,大了就不想过年,因为每过一个年就意味着长一岁,意味着远去的一年又一事无成,虚渡了一段时日的光阴!

抱着这样的心态,唐凌云的年,过得远不如家里其它人来得欢快,特别是去外婆家拜年,更是如此!

可以这么说,如果外婆过世了,唐凌云是一辈子不会再踏舅舅家的门,实在是不愿意见到这么个人!

九四年时,舅舅买了辆二手吉普车在德桥镇上跑出租,本钱找他家借了一大半,大部分的生意,也是唐妈帮着从镇政府和镇里的各单位拉的,连吃住都是在唐家!

可这个舅舅是坨糊不上墙的烂泥巴,别人再怎么帮也是白搭,做起生意来三心二意,本来在镇上做租车的生意,就是人家不方便的时候才考虑租车,比如晚上有急事要办,一时半会又找不到车什么的,象一班三轮摩托车,每天晚上都要守到九十点钟才会回家!

他倒好,比上班还准时,白天出完车,晚上天不黑,只要是这时没有生意上门,开着车就回家了,晚上,人家客人急着要车,就去敲唐家饭店里的门!

家里开饭店,本来就是个起五更睡半夜的活,一天下来,累得贼死,睡到半夜被惊醒,还要打电话到村里,求人家熟人深更半夜去叫人,有时电话不通,租辆三轮摩托去十里外的外婆家叫人,唐妈每一回折腾下来,都是几天缓不过劲来,跟舅舅提了几回,他也是我行我素,要怎么样还怎么样!

加上又是个不太知道好歹的,唐家的饭店生意那时很火,老唐和唐妈两个忙不过来,唐凌云两兄弟在上学,也没时间帮忙,舅舅不出车时,宁可躲在哪里和人打牌,也从不过来给姐姐姐夫搭把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长,就传到唐妈耳朵里,她是个气性大的人,听人说了这事后,越想就越生气,姐姐帮弟弟,是应该的,可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投桃,你报李,总不为过吧,借钱给你,帮你拉生意,解决你的吃住,大半夜的还一趟一趟跑去叫你,样样都考虑周全了,还要我怎么样,把心挖出来给你?我自己也是有家有室的人,一家人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一生气,对他的事不闻不问,爱怎么样怎么样,各人过各人的日子,赶紧把钱还我,你以后什么事情我也不插手了!

九五年,舅舅说是赚不了什么钱,把吉普车转手卖了,把从老丈人那头借的钱,从村里人借的钱都还了个干净,唯独不提还姐姐家钱的事!

这是什么意思?人家的钱是挣来的,要还,我的钱就是浪打来的?用不着还是吗?唐妈非常生气,就追问舅舅,他支支唔唔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等唐凌云初中毕业就还!

唐妈后来听人说,他在镇里开车的那段时间里,经常跟着租车的一帮子鬼雄上舞厅,宾馆玩,隐约还听人说在市里找了个小的,赚来的钱,明里是修车开支掉了,实际上不晓得投到哪个女人的无底洞里了,后来实在周转不开,才找了个由头把车给转了,卖车的钱还上别人的账就没有了,哪来的钱还这里!

唐妈是又气又急,个不争气的东西,挨枪子的,恨不得锤他一顿狠的才好,因为唐凌云的舅妈是个厉害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一旦知道了这个事情,得闹翻天不行,离婚是铁定的,所以唐妈气归气,还得给舅舅保密,连当着舅妈要钱的话都不敢说出口,古人讲“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家婚”,要因为自己追讨这笔钱的缘故,把弟弟一家搅黄了,九泉之下的老爹也不会放过自己!

只能是忍气吞声的受了,唐凌云初中毕业,没钱还,唐凌云中专毕业,没钱还,唐凌云穿越回来前,还是没钱还,当是没有这么回事一样,不是一年两年,一拖十五六年,不问的话,连言语也欠缺,十几年,一年还个三五百块,积少成多,也早还上了,是真的没钱吗?

如果只是因为舅舅不还钱,唐凌云还不至于会讨厌他,毕竟他小时候寄养在外婆家一段不短的时日,那时舅舅和小姨还没成家,一直照顾了他几年,大人之间的纷争他懒得管!

恨就恨在老唐生病住院那些日子,缺住院费,外面的债又要不回来,唐妈没办法,私下和舅舅提还钱的事,他也是一句,没钱,真要没钱还说得过去,那年冬天,他家的新房落成,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