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徐康归来(1/2)

徐康在做国师的时候,建议汉灵帝开设了东西两厂,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他手中的官员,其实并不比董卓杀的人少,甚至还更多一些。

那时候的朝中百官,同样都是战战兢兢的,但是却没有人敢说徐康残暴的。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两个字——大义。

当时被东西两厂抓的那些官员,可以说没有一个是清白的,全都是一群贪官污吏,徐康杀他们并非为了私怨,而是为了朝廷。

这是忠!

抓了贪官污吏之后抄家所得的钱,徐康也没有私吞,而是经过张让、赵忠的手流入了国库,而徐康又趁机建议汉灵帝免除天下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这是仁!

徐康任护国天师的时候,虽然权倾朝野,却从来都没有专横跋扈独揽朝政,在汉灵帝死后,更是直接挂印辞官而去,对权势毫不留恋。

这是义!

另外,在徐康离去的时候,那张“百万寻母”的告示依然还贴在洛阳的城头,在大家看来,这就是孝!

忠、孝、仁、义,四个字徐康都占齐全了,堪称是为官的典范,天下的榜样,洛阳百姓至今都还在传唱着“徐君”的歌谣。

这样的人,谁敢说他残暴?名声还要不要了?

当然,要说爱戴那也是绝对谈不上的,在徐康离去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暗自庆幸,认为以后不用再战战兢兢的当官了。

但是他们却做梦都没有想到,走了一个徐康,却来了一个比徐康更加可怕的董卓!

徐康抓人还讲究真凭实据,杀人更是押到北市当着洛阳全城百姓的面杀,只要有百姓求情,就能免于一死。

但是董卓却不讲这些。

反对他废帝的,杀!

明里背里骂他的,杀!

偷偷搞小动作的,杀!

杀了当事人还不算完,还得将他满门杀绝才算结束!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面对如此残暴且无法阻挡的董卓,朝臣们开始想念徐康了。

不过此时皇甫嵩因为征讨西凉叛军未归,而卢植又因为反对董卓废帝被罢免,所以他们只能找到了杨彪,请他想想办法。

杨彪也害怕董卓,但是面对大家的请求,他也不好拒绝,于是就对众人说道。

“徐君侯的老师蔡邕是被董卓强征为官的,不如我们一起去求他,或许他能答应。”

闻言,众人纷纷认同,当即就一起去找到了蔡邕,请他写信给徐康,让徐康回来。

蔡邕也知道众人的意思,但是他是个厚道人,虽然是被董卓强征入朝的,但是董卓却很敬重他。

他刚一到,董卓就封他为代理祭酒,之后三天之内,便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后来又被封为巴郡太守,可以说是非耻重用了。

而且之前卢植因为反对董卓废帝,差点被杀掉的时候,董卓也因为他的求情而网开一面,这份人情,蔡邕心里还是记得的。

所以现在听到大家让他把徐康叫回来搞董卓,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抵触的,感觉这样对不起董卓。

杨彪知道他的为人的,所以也猜得到他的想法,于是就继续劝说道。

“伯喈兄啊,我知道你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但是董卓却不是,你的女儿蔡琰马上就要十五岁了,我听说董卓有娶她做妾的意思,你难道就不为自己的女儿考虑一下吗?”

“这……”

涉及到自己的女儿,蔡邕顿时动摇了。

他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终于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点了点头,然后给徐康写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你师妹长大了,你赶紧回来娶她。

之所以写这样一封信,蔡邕是有两个意思。

第一,与其让自家女儿嫁给董卓,倒不如嫁给徐康这个他最得意的门生,既断了董卓的念想,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二,他只是单纯的嫁女儿,到时候如果徐康来洛阳搞董卓,那是徐康自己的事,和他没有关系。

虽然这有点自欺欺人,但是眼下蔡邕也只能这样说服自己了。

把书信写好之后,他就将其交给了家里的仆人,让他们带去泰山郡交给徐康。

洛阳到泰山郡的距离可不近,足有五六百里,而马匹却不像汽车那样可以不用休息,所以当徐康收到蔡邕的书信时,已经是四天之后了。

而当徐康看完了蔡邕给他的信之后,感觉整个人都有些懵圈。

“现在才蔡琰好像才十五岁吧,而且历史上她不是嫁给了卫仲道吗?为什么老蔡会把她嫁给我?”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一想到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即将成为自己的老婆,徐康还是很兴奋的。

他当即就点了三千轻骑兵作为迎亲队伍,一群人穿红戴绿,浩浩荡荡的就朝着洛阳行去。

如今赵洪、张成和批,已经是泰山郡的郡守、郡丞和都尉,考虑到他们的身份,徐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