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载漪(2/2)

的统治至为关键;第二,从法理上将汉族、藏族、突厥、蒙古和满族领地分别开来,如果有朝一日内地出现了一场叛乱,那么皇帝依然能以蒙古汗或者突厥汗的身份对于帝国的北部地区保持统治,诚如我国的皇帝是以普鲁士国王的身份统治德国一样,如果有一天德国分裂,那么他依然是普鲁士国王而不必有做亡国之君的危险;第三,就是要行改革开放之事,改革是要行议会制度增强地方行政的有效性,并立法保护私人的财产,同时以废除科举把民众的目光引向对于财富的追求,此外还可以大规模引入外国资本,一旦大规模的矿山和工厂建立起来,工人们整日为了吃饱饭而辛苦的劳作还有谁无事生非反对朝廷?当今世界乃是有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无论欧洲美洲概莫如此,所以贵朝廷应该把握这一趋势,首先从法理上理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然后再和有产者达成同盟。如此江山便可固若金汤永垂万代了。”

为了让载漪能够听明白,比洛说的很慢,并针对载漪的疑问仔细的加以解释。

“对于建立新军,贵大臣可有好的建议?”载漪望着比洛说道。

“以满、汉、维、蒙、藏各成一军,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军力自然要大大强于其他各军的。军队中无论军官和士兵都要享有帝国内最好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对于朝廷的忠诚。至于训练之法只要从我国派来一支军官团便可以解决了,当年日本也是这样做的。我国的梅克尔少将在日本工作十年,日本陆军大学便是其一手创办的,效果如何朝鲜战场便是最好的证明了。”

载漪点头称是。

“另外,我还想转达我国皇帝陛下的对于贵国皇太后陛下的郑重承诺。”比洛轻咳了一声道:“在中国事务上,凡皇太后深思熟虑且不违背德国利益的事情,德国政府都会予以支持。”

载漪本人虽然能力平平,此时也并未掌握实权,但他的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凭借这一层关系,慈禧在打算废除光绪另立新君的时候选择了他的儿子溥俊。1900年,由于废除光绪未获列强的支持,所以才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威廉由于了解这一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他打算通过提前站队以使中国政府在未来逐渐向德国靠拢。而且他也有信心让德国在1900年前后在国际问题上取得和英国抗争的实力。

比洛虽然不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也根本不明白威廉的深意,但是作为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外交官,他极好的完成了威廉交代的任务。

不过,事情也不像威廉设想的那般顺利。载漪大概觉得比洛的这番话过于骇人听闻,因此根本就没有将此事转告给慈禧本人,以至于威廉的这番好意直到1906年载漪掌权之后才终于收到了效果。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