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冲突(2/3)

死在荒漠中。尸体被那个地区为数不多的几种地下昆虫分食。

几十年来,矿主就是每个矿区的土皇帝,在工人们的眼里,矿主比天都大。

戈尔出身于东普鲁士的容克农场主家庭,对于硝石在欧洲的售价非常清楚,因为为了给农场施肥,他们家每年春季都会购买满满两大车。

“黑呀!真黑!”这是戈尔上任两个月后对于这个地区唯一的感受。

在他看来那些无良矿主们首先是黑钱,其次是黑心。黑钱也就罢了,但是既然有大把的钱却不肯对工人稍微人道一点,这就太说不过去了。和这里的矿工比起来,他家的那些雇农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里。

于是,身为安托法加斯塔总督的戈尔,在正义的感召下,一种强烈的重建矿区秩序,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的愿望充斥在戈尔的心中。

不过,戈尔也不是蛮干之辈,他深知必须等待机会首先拿大老板诺斯开刀才有可能一鼓作气在该地区重建秩序。

一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诺斯属下的某个位于安托法加斯塔中部铁路线附近的矿场发生了大规模工人暴动,戈尔闻讯后立即组织军队赶到出事地点。

与此同时,工人们虽然暂时控制了矿区,但是诺斯的保安大队也随后杀气腾腾的赶了过来。500人的保安大队不仅人人有枪而且还带了一百多条安第斯猎狗。

当看到这种阵势,很多工人立马吓尿了。大部分人开始夺路狂奔,在他们看来即使死在荒漠里,也比被狗咬死要强。

保安团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一路追击,不过追出不到一英里,便看到一支荷枪实弹的队伍出现在他们的眼前。逃亡的工人们则被军队保护起来。

带头的保安大队“老大”自然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对面的部队是总督大人的手下,所以十分客气的上前交涉两句,当没有结果后,便老老实实的退了回去。

不过后退到距离200米的地方便停了下来,这些当地土霸王什么时候害怕过,暂时后退只不过是在等待援兵的到来。在他们看来,对面的这支军队虽然花架子十足,但是人数未免太少了点,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这支德军总共有一个连,不到200人。他们都是跟随马克西米连第一批到达美洲的老兵,也是戈尔手下唯一的一支正规部队。

双方就这样对峙着,十分钟不到,保安大队的全部人手便全部赶了过来。当德军军官再次拒绝了保安大队要求放人的最后通牒后,一场野地斗殴便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天苍苍野茫茫,双方几百号人,几十条狗,顶着黄沙烈日大干一场,打到最后,一个连的德军竟然全军覆没。

起初,在德军军官看来这支当地的黑社会性质的部队基本属于地痞流氓组成的乌合之众,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不过他是真真看走眼了。

诺斯手下的这支保安大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十分彪悍,大多是欧洲过来的亡命之徒,全都接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他们的制式武器是连英国常备军都尚未列装的马蒂尼弹仓步枪,弹仓装弹10发,这一点上比德军使用的的5发装弹的委员会步枪有很大的优势。

再加上人数比德军多出了一倍半,还有几十条狗帮忙,因此保安大队仅仅伤亡不到一百人便大获全胜。

消息传来,戈尔火速赶到事发地点,他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亲手将这些年轻军人的遗体收殓,并在附近找了一片地势平摊的地方,集体安葬。

这支德军小队的统领名叫韦尔夫,在他墓志铭上写道:韦尔夫,胡胡伊殖民军上尉,光荣的安托法加斯塔战役指挥官。1893年,他在遥远的美洲捍卫了德意志陆军的荣誉。

事情的经过以电报的形式迅速传到欧洲,隔日伦敦和柏林的报纸上简直发疯一般的充满了战争的呐喊。

“战争,战争!英德军队在南美激战,欧洲大战在即!”报童的叫卖声传遍了广场和车站。

消息传来后,作为工党领袖,格莱斯顿首相表现的极尽克制,而且从感情上,他对于因解救罢工工人而被打死的德军士兵深感惋惜。

不过硝石大王诺斯也是伦敦城手眼通天的大人物,而且他手下的这一番大动作甚是给他长脸,既然事情已经闹大,那干脆就往最大里整。而且这也是他所在的保守党圈子里大佬们的一致意见。

在1892年德国获取安托法加斯塔后,英国国内便充满了不满的声音,因为随着德国在当地影响力的扩大,英国在南美地区的贸易损失已成定局,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损失有多大的问题。而且硝石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德国人在安托法加斯塔的一举一动都被英国所关注。

好在第一任总督是一位学者,在不触犯英国矿产商利益的情况下,大家都是文明人,彼此给个面子,一切好说好商量,

但是,第二任总督戈尔的不谨慎终于酿成大祸。

由保守党议员掌控的议会外交委员会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内阁务必妥善处理此事,保证英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