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被数学支配的恐惧(2/2)

那么现在大数据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呢?一个是数据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天光是聊天记录就是一个海量数据了,而在这些爆炸式的数据中,垃圾数据也是越来越多。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的数据处理工具分析及挖掘能力普遍较差。这就让刘凡觉得,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从一些商业报告上刘凡了解到,现在光是第一步的数据清洗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现有数据量了,庞大的数据正排队等待被清洗。

而且现在的数据处理工具很多都开源了代码,所以借鉴了别人的代码上进行了优化并创造了一款更为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这应该是一个天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嗯,有的解释就行。

有了决定的刘凡也不耽误,开好闹钟蒙上被子赶紧睡觉。这会儿宿舍楼关了,顶楼天台的门也关了,刘凡总不能在宿舍里祈福,鬼知道会发生什么,干脆早点睡觉。

第二天一早5点,还没等闹钟响刘凡就自然醒了,准确的是一晚上都没怎么睡。一方面是心里有事,更重要的是下面三个室友太嗨了。

刘凡起床,三人上床,对他们来说又是白天睡觉晚上游戏的一天,一个大三学生的日常

洗漱完,刘凡也没顾上吃早饭,直接就奔天台去了。以前每次心情不好,刘凡都会和室友们在天台喝酒,本来天台的门是没人管的,就是因为有一次他们喝大了四个人直接在天台睡了过去,搞得第二天大家一顿好找,后来就害的阿姨每天晚上都要跑一趟来关门。

所以6205宿舍,一直都是阿姨的“重点保护”对象。

六月的清晨天已经十分透亮,刘凡走了一圈确定阳台没人后,拿出手机打开了应用。

点开祈福,出来的是文字和语音两个选项。

刘凡选了语音,系统的语音识别能力刘凡是绝对相信的。选完语音后,按住一个圆球就可以开始说话。

“本人向系统祈福有关于大数据清洗,大数据分析及大数据挖掘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帮助本人开发出一款在数据处理速度,准确性及挖掘能力上都强于当前本星球商业最高技术水平但不过分超前的数据处理工具,大概性能提升在50%-200%之间。”

系统也没提供任何的范本,刘凡只能尽量的书面化,同时尽量细节化。

比如性能提高范围,不能太低,因为科技发展和传统工业发展不同,他是一个指数发展的函数,如果性能提升太低,可能几个月后就被别人超越,至于不能太高就不用说了,谨防解剖或落地成盒啊。所以刘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提升100%左右,不要觉得低,对于类似银行,通讯运营商之类手握海量数据的企业来说,这绝对是质的飞跃。

又比如刘凡提到与商业最高技术水平相比,其实有一个东西也已经不是秘密了,那就是最牛逼的技术一般都是先给军方用的,所以一些商用的技术水平可能都是军方用剩下的,刘凡只要能在民用范围内有竞争力就行了。

刘凡祈福完大概也就一秒钟,手机屏幕上便显示:任务匹配中。

然后正打算忐忑的等待呢,任务就出来了,效率的一逼:

祈福匹配任务《数学是一切的爸爸》: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概率学》,《离散数学》及《复变函数》三科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

任务奖励:《大数据处理深度运用》及随机评分奖励

备注:有得必有失,若任务失败,系统冻结一年。

短短的三行字,看的刘凡心绞痛。

这种痛,只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及应用数学专业的勇士们能懂。

大一的时候,刘凡看到网上铺天盖地都是高数难,高数挂科的段子,结果他发现自己身为理学院学数学的专业,却没有《高等数学》这门课程。

后来教《数学分析》的张老师告诉大家,以前国家觉得大学生得学数学,就让数学专业的老师们定一门数学课程让他们学,于是老师们考虑到大学生也不容易,就选出了最简单《高等数学》作为大学通用数学教材。

后来教《微分方程》的李老师告诉大家,《高等数学》这门课在理学院的地位基本等同于国足在体坛的地位,所以理学院不可能教《高等数学》,丢不起那个人。

刘凡连续两年都勉强拿到了个国家三等奖学金,但他每学期的平均分都只有70分左右。班里连续两年拿到一等奖学金的超级学霸章凯祥,平均分倒是有95,但是全班第二的平均分基本能有85就不错了。

只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数学的学子们才真正体验过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所以系统发布的这个任务看似简单,真的是看似

更让刘凡心灰意冷的是,距离期末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