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雄心壮志(2/3)

胜解决边患,寻常人沾了一头都要被人眼红,何况三样占尽。

袁懿一哂,“奏折都给我了,别担心”

“不是所有帝王都是汉光武刘秀”没几个功臣名将如云台二十八将一样都得以善终,哪怕是文明高度发达、人民空前团结的建国后,不也一样清算得极狠

“皇上许是止步于肃清边境,但我不会。”袁懿没有多说什么保证,只拉她去看了自己和萧律、顾翀谈过之后重新拟定的大虞未来边界。

“哇哦”顾辞无比崇拜地看着他,占据大半个亚洲的疆域,以天险喜马拉雅山、葱岭和横亘山为界,整个东部都是大虞的。她兴奋得在舆图上指指点点,“还有这些地方,高丽、琉球、东瀛,下面的澎湖、吕宋、爪哇,柔佛等,只要扼守马六甲海峡,不管是天竺那边的莫卧儿帝国还是欧洲列强过来,我们都不怕了。”

“海贸就这么暴利值得他们千里迢迢航行数月来我们这儿”

顾辞知道没有接触过海军或者海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不过是条赚钱的门路,完全没意识到航海时代的进步意义。她正色道,“有些国家的国土只有我们的一城一县大小,人数也差不多,但每年海贸的利润总额却有可能比我朝一年赋税还高。”

袁懿的眼睛睁大了,“竟能达到如此数字”

“他们需要我们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我们需要他们的白银黄金等货币。但这只是航海时代最表面的好处,重要的是互通有无。师夷长技以制夷,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更猛烈的火药他们在航海、术数、天文、医疗等方面都有我们比不了的地方,而且物产也不同。如果定朝没有从大食人手里获得红薯、苞谷,我们也不会渡过这么多次的灾荒。”顾辞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普及殖民概念,补充道,“最重要的是信息交流,认识世界之大,不再闭关锁国,人们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如何定位本国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不会固步自封。我们的国土就这么大,以后人越来越多,外面的地方和威胁越大,就越不会自己人内斗。”

“就如同襄原城和琅琊城用上纺织机之后,需要的织女锐减,你就让坞镇的人尽量招女工”

“是啊,我现在准备的各地孤儿营方案,就打算靠宫里放出去的宫女们来办。而且男婴五岁以下可以领养,女婴不许领养,就是为了让女子们有更多出路。人有了其他出路,但凡有脑子的,就不会只纠结眼前利益了。”

“有道理,攘外必先安内。”

“也不一定啊,内事不决,可以让外事转移大家视线,有时候反而方便。”

顾辞这句随口之言好像提醒了袁懿什么,他笑得很阴险地出去找艺青聊了几句,回房就抱起媳妇入内室,好好用力嘉奖她一番。

十一月之前,鄂部和谈结束。不得不说江格是个头脑极其灵活的人,他一开始只打算划清边界,以开展商贸为主,听到西线大败匈奴的消息,立刻试探着提出与虞朝共守边界的想法。朝堂上立刻响起一片歌功颂德要求将鄂部收编入镇北军的声音,甚至连羯夷和匈奴的俘虏都要求照此办理。袁懿在老婆那得知鄂部曾经建国为金,并壮大到把中原王朝逼得分江而治,毫不犹豫地示意顾翀和池睿强硬拒绝此事。

皇帝在御座上好整以暇的看文官们与顾翀和兵部对上,两派互争不休,直至太子出列建言,“若谁能保证出任边境牧守,将这些野兽驯化成羔羊,治下羯夷、匈奴、鄂部在学会使用军中火器后也绝不叛乱,五年之内不生半点事端,孤愿奉上罪己诏以告天下”

一时间所有文官都熄火了,顾简这个护国公的亲弟弟为什么被踢回京城,到现在都没地方可去,还不是因为他治下不到二十个老弱羯夷,吃饱喝好了第一时间想造反。

皇帝倒是畅快地哈哈大笑,然后把弹劾护国公和要求收编的奏折全部扫到地上,“满口仁义道德,却连家国大义都不懂一群眼高手低、目光短浅之辈”然后朝唐尚书看了一眼,“把这些人的职都革了吧,留京待查,等边境肃清,再派他们过去。若有想辞官的,尽管上折,直接批了。”

殿中百官静若寒蝉,上折的许多人面无人色地连站都站不住,还是仁慈的太子出来打了个圆场,觉得以言罢官理据不足,提请开始给各部培训如何使用行事历,新年后即可启用,半年后考查一次,再提任免之事。

皇帝准了,让太子主理此事,不过袁懿推拒了,称此事工程浩大,本该由内阁带头,但内阁目前就一个管印的乔阁老在,难堪此任,不如让皇帝先给六部尚书下个行事历,然后令他们共同协办,反正除了刑部,其他五部都受过行事历的折磨,有经验得很。

散朝后,皇帝把太子叫去乾清宫单聊,“之前你不是打算先建内阁么怎么改主意了”

“若连内阁诸人都是用考成法推选出来,就不愁上行不下效了。再说,半年内肯定很多人急于表现,业绩比较好,以后按此定下的标准也更有效率。”

“你倒是考虑得周全。”皇帝没打算放过袁懿,临时改剧本,定然有人和他说过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