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心(2/3)

举!”

祖父哈哈笑了起来,“你是不能考的,再过两年,就该为你请封世子了,到那时,你便有一品的爵位在身,哪里能再与平民百姓们去争。”本朝律令,公侯伯爵家嫡长子年满十岁请封,玉瀚和云娘也皆想循律令而行,只是倒没对崑儿起,而辽东那边,有爵位的也不过他们一家,平日也没有人提起。

因此眼下崑儿并没有想到,听了□□父的话,眨着眼睛似懂非懂。

大家又笑,祖父便又指了岚儿道:“你可知道?你竟是在这里生的。”着让她进侧室看,“当时京城里乱成一团,我们府上首当其冲,外面歹人攻听雪轩,你却急着要出来……”岚儿也是第一次听了这话,遂与崑儿一样出神地听□□父讲当年的事。

云娘也不由得感慨地看着听雪轩,虽然现在早重新修缮好了,可是当日她生子的屋子还在,再看岚儿,也有由抱在怀里的婴儿长到了这么大,也无怪祖父见了他们竟如此高兴。

老侯爷着实喜欢这一对重孙子重孙女,有爵位人家都重嫡系,更兼这两个孩子长得好,又活泼可爱,竟一时不肯放手,只与他们在一处话。

方才出去的姑姑又急忙走进来,“皇后娘娘令人来了,浩哥媳妇赶紧出来接谕旨呢。”

云娘闻言赶紧带了孩子到了堂前,原来皇后赏了些笔墨纸砚并宫缎首饰等物给岚儿和崑儿,又传旨令她明日带儿女入宫。

接了谕旨,姑姑打点送了传旨的太监,向云娘笑道:“你们回来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只这一会儿功夫家里就接了十几张帖子,估计还有不少的正往这里送呢。本想你们正着话,我先压在手里,不想皇后娘娘的帖子也来了,再不敢不传的。”

这几年武定侯一家虽然没在京城,但是宫里的恩赏却从没有断过,因此,姑姑也早历练出来了,十分地得体。

云娘赶紧谢过,“这些年多亏了姑姑,替我们将府里这么多的事情都担了下来,玉瀚和我在边塞时也时常感念的。”

姑姑便笑道:“我们一家人岂不是应该的!只是我们家的老大如今也娶了亲,能立得起门户了,先前我们想搬出去,只是想到这府里老父亲、寡嫂、还有大郎媳妇一干的人老的老弱的弱,倒不好搬的。如今浩哥儿媳妇回来了,我便要走了。”

云娘听到这话,也知是实情,又深觉姑姑做事合宜,便笑道:“还请姑姑看我们至亲骨肉的面子上再多留几日,待我将外面的事情一一料理了,再好好给姑姑设宴送行,再去新家恭贺搬迁之喜。”

姑姑自然是要在大家面前将场面话交待了,其实她又哪里急着要走呢,在侯府里这几年,不得了多少实惠,就是一家人的体面也是别处万万比不了的。眼下赶紧笑道:“浩哥媳妇,你只管放心,姑姑定然要帮到底的,等给你们一家接了风,再吃了你办的送行宴再走呢!”

夫人才回府,皇后便招见,可以想像从此武定侯府定然更加煊赫,一时里府人人欢声笑语,花团锦簇一般。

再回听雪轩回禀,祖父听了,又问:“听你们进城时还见到了太子。”

云娘笑答:“方才还没来得及,我们正要进城,不想太子知道了,便请我们过去见了一面。”又赞道:“不想太子年纪不大,可人却老成,十分地谦恭礼下。”

祖父看看岚儿,再看看崑儿,“如今太子,还有几个皇子,都与他们俩儿差不多大呢。”

云娘听出了话里的意思,点头道:“祖父提醒得对。”

若是以前,老侯爷定然教导几句,可是如今他已经年过八十,心里清楚自己老了,看得也未必准了,且孙辈已经立了起来,且比他年青时还要有为,竟再不多,只笑着向两个最喜欢的重孙子重孙女:“今日就留在听雪轩里用饭。”

云娘自在一旁听着了,便笑道:“我们先回去略洗漱一番再来领。”他们打马跑了几个时辰,风尘仆仆的不算,就是穿的衣裳在侯府里也不大合时宜,总要换下来的。

老侯爷瞧瞧他们的衣装,对人满意,再看什么都是满意的,又赞了一声,“如此才是我们以武功立身的勋贵人家作派!”挥手道:“快去吧,再赶紧回来。”

到了午饭时候,老侯爷便让两个孩子与他坐在一处,亲自拣了几样菜肴给他们,还打破了食不言的规矩笑着问他们,“喜欢吃什么只管,□□父这里不必拘紧。”

云娘也不由得在心里慨叹一声,祖父果真老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过去那位冷硬至极的祖父竟能如此和蔼,特别是看着崑儿的目光,无限的慈爱。纵然他的这慈爱里有许多是为了侯府的传承,但是亦不少真情。

又想起了峥哥儿及他的妻儿,汤峥上一次回京城时便将李氏扶了正,因此在府里过了明路,祖父亦曾过见的。这一次汤峥随着玉瀚南下,却没让妻儿随着自己回府,可祖父竟一声也不问,毕竟是嫡亲的重孙子,云娘免不了要主动上几句。

“李氏倒是好生养的,如今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了,我本邀她一同回京的,她却在辽东住惯了,峥哥也道不用,等西南的战争事了了,他再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