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南华帝印到手(1/2)

等到乔九舒好不轻易克制住了月弦身材里的冷毒,那家伙睁眼第一件事就是费了牛劲从怀里摸出一张纸,上面朱砂线条乱七八糟,根本什么也看不出来。

宓闲从外面把煎好的要端进来的时候,恰好看到月弦眼睛一翻又晕过往,乔九舒拿着张纸蹲在旁边一脸迷茫。

“这是南华帝印。”

“……就这玩意儿?”

这个帝印……真的好丑啊!

乔九舒见过东楚的帝玺,甚至还拿着玩过,两者一对照,明显高低立见。

东楚帝印棱角锋锐,内隐三张截然不同的兽脸,却丝尽不显糟乱,而南华这个,也不知道是不是月弦印在纸上的时候不警惕扭了一下,全部图案完整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密密麻麻毫无头绪。

不过乔九舒也要承认,帝印做成这样,尽对没人能仿个一模一样的出来,也算是南华老祖宗的大智慧。

宓闲笑着摇摇头把药碗递给乔九舒,却不否定她的想法,只是略带无奈说了一句“可能罢”。

第二天一大早,月弦仗着身边有个小神医,又多亏了他自己内力深厚,已经可以安然无恙下地走路了。

这回宓闲可不会体谅病号,说走就走一点儿也不迟疑。

乔九舒蓝本还在怀疑宓闲这次怎么忽然着急了起来,被塞进马车刚出华都城门,就见他从马车帘子外递进来一好看样子收了有一段时间的信封。

信封已经被拆开过了,封上什么字也没有,乔九舒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取出里面的纸展开细看,楚京果然失事了。

或者说是,东楚失事了。

漠北的的库纳哈兰带兵已经扎营到了荆门关外,南华雄师也在逐渐逼近。

这两边儿什么时候搞在一起了?

她在南华皇宫好歹也住了不短一段日子,竟然什么消息都没有察觉到!

不过当务之急不是纠结消息起源,先赶回往才是重中之重。

这次返程他们的马儿几乎一路都在跑,等马什么时候累的不行了,前面不远处的城里总会涌现宓闲的人,又牵来两匹油光水滑的高头大马来顶上。

短短大半个月,乔九舒来时走了快小半年的路程硬是缩短了不知多少倍,这会儿眼看着前面已经能远远看到楚京城门。

月弦身上本来就带着伤,一路颠簸更是让他面如菜色光头暗淡,就连乔九舒都感到在车里待的时间太久两条腿有些发软。

宓闲蓝本说要在路上稍歇两天,但耐不过乔九舒这人太犟,说什么都不放心被她留在东楚的那些人,无论如何都要尽最快速度赶回来。

不过也正是由于他们一路飞奔,回来确当天傍晚正好遇上漠北有使臣进宫求见东楚帝王。

乔九舒还记着自己目前的地位,算着时间先回了一趟相府简略沐浴换了衣裳,然后八抬大轿威风凛凛往皇宫门口走。

围观群众谁也猜不出,透过纱幔能看到斜倚在华贵马车中的那女人,竟然是刚从南华都城快马加鞭赶回来的。

就连在皇宫正源门外碰到的漠北使臣,也只当这不管事的“小丞相”在相府舒服够了,赶着兴味再进宫玩几天。

楚年蓝本正在批着满桌子似乎从来没少过的奏折,忽然听到门外小太监来报,说安国公主进宫了,连他都吓了一跳。

知道内幕的,谁也没想到过乔九舒会在这个关头赶回来,而不知道的,对乔九舒这个上位没多久的“丞相”,印象还停留在年纪轻轻的小丫头电影上。

就算有些人自认为自己已经高估她了不少,但实际还是眼珠子太浅。

南华使臣在宫门外就要下马车步行到尚阳宫,可是乔九舒不一样,她在宫里一向自在,步辇肩舆甚至都坐烦了,脚程比使臣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你怎么回来了?”

当初不放心乔九舒出往乱跑的是楚年,现在不放心她回来的还是这老妈子心的天子。

乔九舒慢悠悠踱步到书桌旁边歪过身子看了眼奏折上无关紧要却空话连篇的内容,故意假装受伤:“表哥你好狠的心,难道真想看妹妹我有家不得回才好吗?”

“别闹了!”楚年无奈放下奏折,把乔九舒凑到桌子上的脑袋推开:“现在回来什么地步你这丫头能不知道?”

如今楚国不光腹背受敌,那些仗着年纪总想折腾的老臣们也随着朝堂上几个派系瞎起哄,有不少折子呈上来都是劝楚年另立相国的。

顺着楚年推来的一大摞奏折,乔九舒只随手翻了上面几本,一眼看过往十来个,全是弹劾她这个无所事事的小丞相的。

“这不是听说有不少人找麻烦,表妹才千里迢迢回来给你撑腰的,怎么,不可以啊?”

乔九舒离开尚阳宫的时候,正好在门口不远处又一次碰到了漠北的使臣,他正顶着大太阳往这边走。

漠北人的穿着经常会让乔九舒对季节产生猜忌,玄月份一身厚实皮毛也不怕捂出痱子吗?

那人这次看到乔九舒才知道她是谁,加快脚步专门来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