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介绍个人给你认识(2/2)

部委级改革方案出言献策,这样的大智囊,陈国松当然要拜会一下。

杨宙在给两人端茶送水的间隙里,三言两语就听他们聊到了开发区的申批与立项。

陈国松长出一口气:“基本定下来了,就在滨海。”

于纪正知道这是个大动作,连说了三个好字。

“是好事,但也是难事,你不知道这次的规模有多大,很多难题在里面,我回滨海后已经主持好几次会议,就是讨论怎么做项工程落实下来,于老可要多给我出出主意。”

“海大就落户在滨海,城市是学校的母体,我们自然会全力配合。”

“希望你们海大能出一个研究小组,由建筑学院那些资深的教授专家担纲,给我们做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杨宙一直仔细听着,知道这里面只言片语都包含着巨大的商机。

杨宙陈国松说起在开发区里要单列一个高新技术园区,类似燕京的中关村一样,给出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新兴产业在滨落户安家,就悄悄记下了高新技术园区的方位,正好就是自己工厂附近,不由心头一热。

“除了开发区的规划,我还想听一听于老的长远规划。”陈国松很虚心的在取经。

“长远的规划嘛,其实咱们滨海的瓶颈很明显,我们海大曾经的难题就是滨海的难题。”

“你们海大有什么难题?”

于纪正把头一转,问杨宙:“小杨,你觉得咱们海大曾经的难题在哪里?”

杨宙知道这种时候就是一无所知也要硬着头皮上,因为这是在陈国松面前留下印象的好机会,何况他还真思考过海大为什么迟迟没能升级的原因。

他说道:“咱们滨海面积很大,但城市中心被围死了,以老市区为中心的东海岸地区空间范围狭小,向东部已几乎没有拓展的余地,但伴随新港口的建设,经济中心也会西移,所以内海湾是一个拦路虎,必须打开交通才能发展。”

这番话说的于纪正频频点头,最后给加了一句指导性的意见:“也就是说,跨海大桥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要尽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