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匠人(1/2)
下了大佛山,安澜看出杨宙一直心不在焉,问他:“你是在找什么东西?”
杨宙点头。
前世的记忆中,曾经有过一个东山省城市名片的宣传活动,挑选了十几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其中就有大佛山脚下的石刻老人。
老人技艺精湛,但据说为人古怪,名片的宣传采访他都拒绝出境,在前一世还惹出过风波。
这次回家,杨宙想遵循前世的记忆找到他。
大佛山脚下商铺林立,但石刻店很少,
杨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那个卖石碑的小店,破旧不堪,门口满满当当的摆放着许多石碑,大部分空白,有一些已经开始雕刻。
杨宙看了一下,刻的大多是墓碑,写着某某先人之类的字眼,后面写着铭文。
还有一些是颂德记事的碑石,杨宙不关心这些都是谁的石碑,倒被碑上的铭文吸引住了。
他写字没多少功力,但对字的好坏还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这些字明显是手工刻上去的,很有水平。
杨宙在店门口呆了一会,抬腿进屋。
屋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爬在桌子上雕刻一尊石佛,聚精会神。
他看了看老头身边后架子上还摆放的成品佛像,无一不是石料一般但雕工了得的精品。
架子的最后面还写着很刹风景的两幅字,一幅上面写的:不卖!
另一幅写的是:匆动!
杨宙笑笑,心想这老头真是古怪。
老头确实古怪,见有客登门,头都不抬,仍旧专心雕刻着。
杨宙就站在一旁看着老头雕刻,没多长时间他就被老头的这种专注给打动了。
因为他的姿态让杨宙想起一个词:工匠精神。
这老头就是个工匠。
大山脚下,不问世俗和名利,专心做自己的喜欢做的事情。
外面那些石碑是他聊以生存的生意,但里面这些石佛才是他的生活。
在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人人工于心计,浮躁不堪,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太少了,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更少。
工匠精神这四个字是在互联网大热的最后阶段才被提及,因为那个时候,浮燥的弊端已经显露,大家开始提倡这四个字,一些企业又开始拿这四个字作招牌,标榜自己。
但他们是为了赚钱才提倡工匠精神,跟眼前这真正是工匠的老头相差甚远。
杨宙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老头雕刻。
安澜小声拉他好几次,他都没肯离开。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老头终于在工作中回神,生硬的问道:“干嘛?”
“没事,看看。”
“除了石碑,其它一概不卖,除了刻字,其它生意一概不做。”
“你墙上写的很清楚了,我就随便看看。”
老头又指了指另一面墙,不再理杨宙,低下头继续干活。
杨宙看了看老头指的方向,上面写着:“四点关门。”
好吧,四点就四点,杨宙也不争辩什么,静静的在屋里观看每一尊佛像,有时也看老头桌上的碑拓。
四点一到,他跟安澜离开了。
“你在这家店里呆了三个小时。”
“就是喜欢看老头工作的样子,明天我还想来。”
安澜笑了笑:“你真是个奇怪的家伙。”
第二天,杨宙又来了,而且是老头一开门就准备进屋。
老头问杨宙:“你想干什么?”
“想跟你老学石刻,你肯教我吗?”
老人摇头:“学这东西没用,升不了官,发不了财,最后落个一身疼。”
杨宙轻哦了一声,继续往屋里走。
老头拦住他:“我都说了我不教。”
“做生意的开门迎八方宾客,我进去看看不行吗?”
老头重重的看了杨宙一眼,不理他,转过身继续干活去了。
期间来了一伙人拉刻好的石碑,老头抬头指了指屋外,又指了指桌边的木盒,那意思石碑你位走,钱放这里,多一句话他都不想说。
他不想跟他们说话,也不想跟杨宙说。
杨宙帮那伙人抬石碑,找零钱,完事后继续进屋看老头干活。
一连几天,杨宙找到教练付钱打点好驾照代考的事,天天来这家小店,安澜倒也实在,又买了两块手机电池,陪杨宙在这个小屋里一呆就一整天,杨宙不怎么说话,她也不说话,就自己玩手机。
第四天的时候,杨宙指着屋里一块青石说道:“这石头多少钱?”
老头看了一眼:“就是山上的普通青石,不要钱。”
杨宙又指着那些铁器:“你这些工具能借我用一下么?”
“用没问题,但用坏了要赔。”
“没问题。”
杨宙轻松的笑笑,在老头屋里开始动手学石刻。
他先把那块小青石凿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