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利益共同体(1/2)

除了于校长跟汪帆之外,杨宙还应该好好感谢一个人——郝作印。

或者说,应该好好结交这个人。

公司上下知道杨宙通过跟海大合作的方式解决了事件,但不知道郝作印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

可是杨宙知道。

郝作印现在的高校资产管理处处长就是为接下来海创集团的董事长过渡的。

而一个高校的控股公司,资产轻松过百亿不是问题,海大成立的海创集团虽然刚刚起步,但成为重点高校后发展不会太慢。

作为一个日后有可能手握百亿资源的潜力股,不提前来点投资就太浪费了,杨宙用一种简单到粗暴的方式跟郝作印拉近了关系。

他以十五万块的价格卖给了他百分之二的校园网股权,硬生生把两人捆绑成利益共同体。

十五万百分之二,价格跟卖给海大校方的一样,不是收受贿赂,只是这样的买卖属于有价无市,任谁手握优质资产都没有转让的道理。

但杨宙就这么做了,几年之后,如果校园网能完成上市,那这十五万的投资就能获得千万的收益。

他仍然记得自己拿出这份合同时郝作印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知道,从现在开始郝作印就算不为校园网考虑,也要为这千万财富考虑。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杨宙递上笔让郝作印签字,把这句他送自己话的又说了出来。

郝作印感叹一声:“在你面前,我有一种年老的感觉,总是忍不住想你到我这个岁数时能达到什么高度。”

杨宙哈哈一笑:“咱俩年龄差距不大,总有见到的那一天。”

结成利益共同体没几天,海大先是在逸夫楼正式挂牌成立了互联网实训基地,除了高质量的服务器,连光纤接入都是教育的专用光纤,共四个教室,一百多套全新的设备。

郝作印跟杨宙一起参观了实训基地时,轻松的说道:“这只是一期,二期也马上开工了,和这个一样,到时候供你们校园网专项使用,原计算机协会的所有成员都划归到你们那里,校园网的日常维护和基础工作可以由他们完成,他们有了实习经验,你们节省了人力,双赢。”

“除了实训基地,海大校方还将校园网作为正式的校园项目上报到了国家教育部,如果立项成功,校园网将正式在全国高校推广宣传,到时能迎来真正的发展高峰。”

杨宙被体制内的实力震惊的无语可说。

为了这即将到来的高速发展,他把工作全都提前布置了下去,包括网站优化和服务器升级。

除此之外,李大嘴的办公地点由公司改到了海大的实训基地,算是将功赎罪,也是海大与校园网合作的一个重要纽带。

整个公司,没有比李大嘴更合适的人选了。

他本身就是海大学生,还是计算机协会成员,唯一不方便的是计算机协会早已完成换届,会长不是他。

没有头衔就没有管理权,不好开展工作。

杨宙想了想,找到了汪帆,让学生处出面把计算机协会打散,融入到两个训练基地里,原会长成了一个实训基地的负责人,李大嘴则成了总负责人,算是爬到了会长的头上。

“就是你这个性格要改改,再捅出黑人家数据库这样的娄子来,当心我告诉唐梅让你变残疾。”杨宙对李大嘴笑着警告道

李大嘴面露尴尬。

唐梅就是李大嘴好不容易追上的那个柔弱女朋友,当时在知道李大嘴被警察带走后,急的又哭又闹,等李大嘴好不容易出来了,二话不说先打了一顿。

想一个人想疯了就用暴力宣泄,杨宙第一次觉得这个女孩内心是多彩的。

……

十月上旬,海大更名进入了关键期,校长于纪正带着一行人最后一次进京,准备为升级作最后的冲刺。

这次进京有几件事并列进行。

第一件事就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改革成果研讨会。

在会上,校长将见到教育部的副部长和一系列部委官员,为海大的更名作最后的铺垫工作。

第二件事就是研讨会结束后,还有一个教育部、商业部与华夏互联网协会组织的互联网年度大会,校园网被选为年度最具成长力网站,要作发言。

从教育部下发红头文件就能看出,华夏对互联网的发展是很重视的,所以这个会议三部委的领导都会出席,海大控股的校园网获奖也算是为海大的升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于校长亲自下达过指示,一定要全力准备发言稿,来一个满堂彩。

郝作印代表的海大虽然是校园网的第二大股东,但不了解互联网,发言稿自然由杨宙来准备。

但又因为会议的级别太高,杨宙不够分量,发言的任务就落到了郝作印头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占了大便宜的郝作印知道这是抢了杨宙的功劳,在他赶搞子期间天天拉着他去山海天大酒店吃星级大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