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校园网逆势崛起(一)(2/2)
过了几天,关于胡明利被处理的后续报道出来,东山晚报竟然把视角转向了事发的源头,重点报道了校园网。
晚报的立题很新颖,问在互联网大潮下,网络能否起到媒体的作用,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起到应有的监督。
这篇报道是客观公正的,它详细介绍了校园网的功能作用,并对用户作了分析,最终的结果就是校园网的用户大多是在校大学生,虽然发言偏激,但很真实,能起到监督作用。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几家媒体介绍了这个网站,校园网的知名度有了骤然的提高。
注册用户也开始疯涨。
基于服务器的压力,廉涛和李大嘴连忙采取了限制措施,让刚注册的用户暂时不能开通私人空间,节能减压。
杨宙看着这些天疯涨的用户,心慰的同时感到一丝不安。
他也没想到校园网的崛起要伴有着胡明利的落难,前世没有校园网,胡明利可是顺利进了组织部的。
这一世有了校园网,他的好日子也算到了头了。
杨宙不担心胡明利还能折腾出什么风浪,他已被纪委介入调查了,如果属实将做背负相应的刑事处罚。
此事一出,跟胡明利关系不错的同事早就跟他划清了界限。
正是更名的重要时刻,谁也不敢玩笑。
一个星期后,杨宙看着这段时间的新增用户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已经冲出了东山省,在华夏的七个省市都有分布,虽然越往南分布越稀少,但已跟去年不是一个量级。
“要升级服务器了。”廉涛说道。
杨宙同意。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还能拿出多少钱。
由于**封校,杨宙已经二个月没出校门了,但黑马快递没有因此停顿,反而也在高歌猛进。
因为李东河。
**到来之前,杨宙已把管理大权教给了他,他做的也很出色。
**到来之后,杨宙本以为黑马快递即使不死,也会进入大萧条期,但没想到信封数量反而涨了。
李东河在电话里告诉杨宙,高中也封校了,除了平日里同学间的信封,还有好多学生问能不能往家里寄信。
杨宙一听,这是要冲出校园全面向物流转变的节奏啊。
他问李东河,可以,但你能保护运营质量么?
李东河说了自己的想法,在加上杨宙的指点,一个城际物流就这样问世了。
城际物流问世之后,很快由信件发展成包裹与信件混合。
因为高中的孩子毕竟未成年,家长放心不下,去学校又见不到孩子,只能把这种关心化成沉甸甸的包裹,里面塞满了牛奶,零食和衣物被送到校园。
李东河在杨宙的示意下招了四名员工,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全力开工。
如此一来,黑马快递的营业收入反而升了。
杨宙看着银行帐户里每天都在增加的收入,意识到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暂时支撑校园网发展的现金流。
他把这些钱全部提了出来,给校园网升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