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利益人心(1/3)

桓勇突然横死,刘魁又相继出事,镇南军彻底成了一片散沙。

这时候,恰逢太子卧病在,楚渊又不乐意理事,楚慕只好“勉为其难”地接管锦州一应事务,重新整治地方吏治。

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十一日,楚慕罢免锦州知州刘兴,命萧少杰暂代。同时,从平南军中抽调叶宣,命其暂代镇南军主帅,节制军中一应事务。

刘魁刺杀桓勇,是为大不敬,亲族受其牵累,一律罢官免职。

为了填补这些位置,平南军中,原叶宣麾下几十个小将被紧急抽调到镇南军中,而镇南军中的部分将领则被反调进平南军。

如此一来,这些军中大佬的官职不变,身份也不变,却没了趁机聚众作乱的机会。镇南军的权力交接算是实现了和平转换,b免了陷入割据和斗的命运。

七月十五日,锦州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楚慕和楚渊的手段不约而同地温和了许多,就算是对刘家人,也只是免职而已,没有大杀滥杀。其余被百姓指证为“贪官污吏”的官僚,查实之后,也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置手段。凡是主动将贪赃之物归还的,一律从轻置,因为上司压力被逼无奈的,也从轻置。但是,民愤极大的都直接下狱了,当然,这样的人不多。

南疆的地方官吏们紧张了几天,待到探明况后,不少人都放下了心。若是真碰上一个锱铢必较,铁面无的,他们这些人就只有“鱼死网破,官逼官反”一条可走了。

宁家人在七月十六那一天被平冤昭雪了。原本的宁家大宅和家产也全数归还给宁家仅存的两条血脉,一个是二十岁的宁远,另一个是十六岁的宁淑。

可是,刘家人除了死去的刘魁和入狱的刘兴外,其他人虽然没了官职,家业都还在那里。

七月二十日,晨。

“姑娘,宁淑小又来衙门前长跪!”半夏走进屋子,打起珠帘,半是无奈半是怜惜道。

“哦?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吧?”叶瑶住在了知州的府衙中,此时刚刚用过早饭。雪狐狸窝在她的身边,这会儿已经比往日苗条了许多。听见有人进来,也不过是懒懒抬了抬头,又枕着尾巴,闭上了眼睛养神。

“可不是!刘兴害死了她的全家,可是现在,刘兴下台了,刘家却还是安然无恙。”半夏说道:“她应该是不甘心吧!”

“如今,城里的百姓都是怎么评价这位宁淑小的?”叶瑶问。

“人人都说宁家孤女仁孝过人,希望能严惩刘家!”半夏说到这里,略略不满道:“她倒是把名声赚足了,可怜咱们殿下和慕王殿下,明明有不得已的原因,却还要背负这些官官相护的骂名!她也不想想,这时候,若是当真血洗刘家,整个南疆都要大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又有什么好?”

叶瑶笑了笑,说道:“应该也不全是为了名声。你想啊,宁家家产不少,却只有宁远和宁淑这两个人。有道是木难支,他们想守住家产,就必须有立身的筹码,让那些心中有贪念的亲戚们不敢伸手,不能伸手。若是能借着这个好名声,趁机攀上太子或者是两位亲王就好了。哪怕只是做个最不入的妾室,也足以为宁远保住宁家的基业。”

停了停,叶瑶又道:“不过,她的心不算错,可这做派却是大错特错了!她这是在逼迫殿下和慕王置刘家。明面上看,此女不知进退,不识大局。暗地里呢,得罪了刘家倒在其次,得罪了那些与刘家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官宦之家才是最要命的。如今,为了稳定南疆局势,慕王和咱们殿下都不敢对地方官下重手,如何肯收她进后院?而那些世家豪族中,除了存心沽名钓誉的,或者是图谋宁家家产的,谁愿意娶这样一个女子进门?”

“那么,依着姑娘的意,这宁家小该怎样做,才能既保住宁家的产业,又保住自己的终身呢?”半夏不由问道。

“她若是真聪明的话,就该去求见太子妃叶菡,或者是求见我!”叶瑶笑了笑道:“我们两个女孩子出面,保住她的家产不是难事。至于终身之事,只要得了太子妃或是将来的宸王妃青眼,有的是高门大户愿意娶她们做正妻。

南疆的那些地方豪强在意慕王和宸王的度,因为那关系他们到的生死。至于女眷的度,那就纯粹是个人偏好了。这时候,他们娶了宁家孤女进门,等于是在讨好太子妃和将来的宸王妃,也就是在讨好慕王和宸王。”

半夏听罢,恍然大悟道:“既如此,姑娘,婢子要不要去劝劝她?她若是一直这样子,殿下面上也不好看!”

“不必!殿下都不管这些,我们又何必管!”叶瑶却道:“秋枫鸣救了他们兄妹一命,可是直到今天,也没见他们前去道谢。慕王和宸王殿下替宁家平冤昭雪,得到的却是这般无声胁迫。你信不信,这会儿,她应该正恨着我们。恨我们没有对刘家赶尽杀绝,恨我们这些天来,一直对她不闻不问。”

“这不是恩将仇报吗?”半夏觉得震惊,但下意识地,她觉得叶瑶说的都对。

“这也不能怪她!”叶瑶微微叹息道:“对于满心仇恨的人来说,道德和廉耻都不是那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