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图们江攻势(2/6)

也能死守三天。ri军这一次不仅装备水平比咱们差,士兵也不如上次那么能打敢拼。咱这么说……!”

他大咧咧的比划着,从ri军留下的战壕指向前面一段临时工事的位置,道:“从那个点到ri军的这条防线有三百米的距离,先是炮军打了六千发炮弹,将藏在中间的两个碉堡炸了,我亲自调了一百一十挺轻机枪、两百多支波普宁冲锋枪和二十多挺重机枪压制对手,而对手一个步兵联队只有不到10挺重机枪。我不仅有机枪和冲锋枪,还有榴弹筒、迫击炮和机关炮,压着他们打,打的ri军根本不敢开枪,结果被咱们两个冲锋连轻松从两侧撕开口子,我这一波压制过来只有二十分钟,ri军全然没有反应的时间。要是搁在以前。就算咱们冲上来了,ri军还不全体上刺刀和咱们硬拼啊?没有,什么都没有。直接就投降了,所以我说ri本陆军没有以前那么能打了,要不然就是被咱们给打懵了。”

宋彪微微点头。他也感觉此次进攻是很顺利的。

在他的分析中,他一直觉得ri军将校尉三级军官的军事素养还是很不错的,有战争积累,也有严格的训练和理论,东北军在这个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靠聘用俄军顾问和实施参谋本部制度来弥补。

在士兵方面,双方的素质、jing神和战斗水平都差不多,但在士官这边,ri本的老兵在ri俄战争中损伤惨烈,后续补充不足。而东北军因为有大量的士官速成教育机制和不断的剿匪战进行磨练,相对要好于ri军。

至于在装备、理论方面,东北军显然要高于ri本陆军很多。

真正交手之后,孰强孰弱,究竟又强多少。弱多少这样的问题才会真的显现出来。全文字.

宋彪转而问孙树林道:“那你觉得呢?”

孙树林显然没有陈武那么张扬,答道:“强弱都是相对而言的,对第十四师而言,ri军也真的不弱,关键差别只有两点,一是我军的进攻和行动的速度快。二是我军的兵力多,其他都还是其次的原因。”

宋彪不置可否的答道:“或许,快进猛攻是我军这些年来的一贯要求,ri军目前还不适应这样速度,在他们整理出思路和对策之前,诸军一定要继续加快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不断快速围歼对手,要不断的进攻,不断的合围。时间不早了,你们先回去继续指挥部队,夜里也要乘机向前推进,争取在明天中午12点之前彻底歼灭ri军第五师团,三个师团再将第六师团和朝鲜义军的援军合围歼灭,稳固朔州,南下进攻泰川郡,为和ri本满洲陆军第三军在泰川决战做准备。”<泥岭。<泥岭研究了一段时间,仔细查看ri军在工事上的一些细节之处,并且让翻译员尽快的整理出ri军第9旅团的文件资料,让参谋部能更为jing确的估计ri军的作战水平。

从上午7点至晚上7点,12个小时的时间,宋彪就用三个步兵师和7个新编步兵团,加上东北炮军围歼了ri军第9旅团和第五师团直属的第5野炮兵联队,以及三千余人的朝鲜义军,靠的就是“快进猛攻”四个字。

这种快和猛是在训练、装备的调整中逐渐形成的稳固惯xing,就像一个手脚急快的人做什么事都快,当东北军按照这种惯xing快攻起来,ri军一上来就被打懵了。

ri本满洲陆军总司令官大岛义昌大将的水平也确实不如大山岩之流,如此分散布置看似面面俱到,遇到东北军这种追求快猛机动和速攻围歼的部队,真是怎么打都打不过的。

确定ri军暂时根本无法适应东北军的作战特点后,宋彪整个人也显得轻松很多,回到前线临时指挥总部之后也没有做过多的调整,还是让全军按照原有的规划强行推进。

为了避开ri本海军的优势,宋彪和总参谋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决定将东北军的进攻主方向设在朔州,从朔州一路向南进攻泰川,利用朔州、龟城、泰川之间的多个盆地贯通的通道做文章,在这条线上建立一个百公里长的补给线。

在太平湾和九连城镇之间的鸭绿江段,东北军会凿沉多艘汽轮堵住江道,不让ri本海军的小军舰溯江而上,在河口岛一带乘机建立多条桥梁,完善整个东北军的补给线。

夺取泰川之前,第四步兵师同样会绕道朔州南下,只留下第一步兵师和第十二步兵师夹击驻守在义州至新义州之间的ri军第三师团,围而不歼。避免ri本满洲陆军第三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匆忙撤退。

等主力部队将第三军分割开后,第一、第十二步兵师要在第二炮兵旅的支持下尽快歼灭第三师团,全军汇合南下和ri军第三军在泰川决战。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