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华皇训政(2/6)

乎唐绍仪所说的就是每个人的内心话。

在ri本的逼迫之下,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确实已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胜则国家统一,伟大复兴指ri可待,败则国家分裂,民族继续沉沦,继续要被外国列强压迫和残害。

宋彪此刻还不能在这样的会议上公开说“肯定是要开战”之类的话,他也不想多说其他的话,示意诸位大臣坐下来继续开会。

会议行程一切按照原先的预定进行,唐绍仪先开始谈财政危机的问题。

中华帝国的第一任总理注定是一位过渡总理,要带领中国从旧官僚体系走向新zheng fu体系,唐绍仪则是一位从旧官僚体系中走出来的新派知识分子和新派官僚,在税务、通商、海关、外交、开垦、省政等方面都有很不错的表现,从政经验丰富,也是从基层一步步磨砺到一省巡抚的新旧交替时期的特殊官僚,绝对要比革命派的宋教仁、黄兴、陶成章、蔡元培等人更适合主持zhong yang内阁总理的工作。

如果没有意外,宋彪在原则上会支持这位总理走完十年的两届任期,但不会更久,身为皇帝,宋彪不会支持其他人和他分享这个时代的领袖权威。

唐绍仪的旧官僚生涯起步于天津税务衙门,这是他的一个重要优势,对于zheng fu的财政和税收工作他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

在财政大臣张康仁和税务总局局长欧阳锡的帮助下,唐绍仪提前整理了一份关于新zheng fu财政危机的全面报告,以沙俄帝国为重要的参照物,按照常规来计算,如果中国按亩正常收取每年10%的农业税,平均每亩地的农业税可达到1.2银圆,全国统计14亿亩耕地则可以带来16.8亿银圆的税收,约合1.6793亿英镑。…,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庞大是新帝国最为重要的优势。

即便将全国的农业税调低到115的6.67%水平(这是绝无可能之事),以及考虑税收征收过程中的豁免、疏漏、人为过错等等问题,国家的农业税也不应该低于7.85亿银圆,同时考虑zhong yang和地方各省在农业税上的3:7分成,zhong yang财政的农业税总额也不应该低于2.35亿银圆,而往年清zheng fu的农业税总额的zhong yang收入仅有五千万两银子。

这里面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然而,这一点并不是zhong yang财政危机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地方财政的混乱,各省独自为政和府县一级官员的缺失导致了税收工作的荒废,使得1910年的税收未能有效流入zhong yang。

依据税务机关在各省的摸底调查,事实证明在大多数的地区,去年的税收并没有停收,各地所谓的革命军还是大量征税,乘机扩充兵力,地方团练、保安团也纷纷以各种名义征税,zhong yang所推行的厘金杂税取消政策不仅未能得到推行,各地农民所承担的税收反而较之去年有所增加。

即便在北方和江浙地区有所减少,减少的幅度还是未能达到zhong yang的标准,如此巨额的赋税则大幅落入地方各种小型私人武装的手中。

唐绍仪说了很多问题,最后的结论就是想要清理zhong yang财政问题,必须大幅度清理国内遍及各地的小武装,无论对方打着何等旗号,不管是光复革命,还是自治革命,不管是保安队,还是团练,一概要予以打击,各地要追查税务,争取将去年各地征收的税务突击提交上来,哪怕是按照分税制,也必须确保三千万白银的zhong yang财政增收。

唐绍仪是很着急的,他必须尽快解决zhong yang财政危机,即便此前通过查封清zheng fu户部、内务府库银和满清权贵财产得到了大约一千六百万两白银的资产,此外又和远东银行拆借的四千万银圆贷款外,zhong yang国库实际上并无余钱,完全是靠发行货币来解决财政危机。

各省新军的军饷开支,各地官员和zheng furi常开支都让内阁zheng fu举步维艰,同时还要面对一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举国战争,唐绍仪这段时间是急得两鬓斑白。

宋彪并不急于说话,他一直是很沉默的听唐绍仪主持zhong yang内阁会议,听着各位内阁大臣表述现阶段的各种困难问题,焦点还是集中在地方小武装过多和税收工作混乱不堪两个领域。

此一刻,宋彪心中感慨良多,如果没有ri本的突然发难,他完全能很轻松的处理这些问题,各地小贼也无胆量和zhong yang军对抗,现在则是两回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