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叶之舟(2/3)

但清政府地方的各种苛捐杂税又是真正的高税,所以是低税国家高税地区,在东三省革除各种苛捐杂税和丁税后,劳动力增加迅速,农业和商业税收恢复了低税水准,在工业领域不仅保持低税,而且有大量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比于清政府的税收政策,东三省既维持总体的轻税政策,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又巧妙的增加了一些新的税源,并且吸取日本政府的税收特征,对农用地转工商业用地都要征收一笔巨额税款。以此限制地产业的疯狂投资和解决政府财政压力。

当然,在东三省的巨额进出口总额中。远东财团所占据的份额和贡献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在工矿业投资领域。仅远东财团对超过五十家的工矿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就占据了工矿机械进口总额910的比例,新增的出口总额则几乎都来自于远东财团的贡献。

在东三省新政的其他领域,比如说塾师方面,过去一年,辽宁省新增的塾师总数就超过了4000人,陈宝琛为此专门筹建了奉天师范专科学校。定期开课培训塾师。

东三省新增大学7所,中专学校43所,中学71所。

所有的这一切实际上都来源于两个原因,一是东三省税收的大幅降低;二是东三省金融信贷的宽松。货币供应的充裕;由此使得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出于这一系列的基础,宋彪可以相信在未来的两年里,东三省的发展会更加快速,东三省将会在短时间中创造一个中国经济的奇迹。

1907年3月,关于东三省发钞权的竞争日趋激烈。

几经周折和波澜之后,宋彪最终签署总督令,确认东方汇理银行、汇丰银行、富国银行(旧金山美洲银行)、中国联合银行为新的四家发钞行,在此之前,在东北银行的主持下,由远东银行、新华银行、上海银行、南洋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独立合股经营新的中国联合银行。德意志银行持股35%,占据第一大股东席位。

至此,东三省的发钞行增加至六大行,作为批准令的前提条件,新增四家商业发钞行必须认购超过一千万银圆的东三省公债,正是这一条款直接将渣打银行和日本正金银行吓退。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退出之时还惹出了很多不愉快,谣言四起,日本人的小诡计总是层出不穷,好在东方汇理、旧金山美洲银行和中国联合银行都是绝对支持宋彪的力量。轻易击退了谣言。

手握八千万关东银圆的银行公债,东三省财政至少在未来三年内还无需担忧,这至少让宋彪暂时松了口气。

在这一时期,关于东三省铁路的各种问题也最终有了一个长久的解答方案,远东铁路总公司和范德比尔特公司达成了一个长期的合作协议,合资成立远东富国机车公司,在辽阳生产列车机组,双方以各占一半股份合资成立中美铁路联合公司,承担东三省铁路计划中未包含在已有合同中的大部分地段。

至此,东三省铁路融资规模达到了2200万英镑,远东财团空手套白狼的完成了东三省铁路建设规划,虽然远东财团要承担其中一半的贷款,但为期三十年的分期还贷压力对远东财团而言并不是很过分。

当东三省新政发展到这种地步,东北新军的二期整训计划最终结束,宋彪终于开始着手对付越来越严峻的日本浪人问题。

去年底,日本在旅顺违约私设旅顺总督府,以旅顺总督府为主体,大肆通过右翼组织和日本侨民、特务在东三省刺探各种情报。

宋彪只是冷淡的面对着这一切,并且悄然无声的看着日俄试图改善关系的征兆,随着德奥同盟的扩展,英法秘密的走向结盟,双方都约束日俄结束对立,正是基于这样的国际环境,日本开始明目张胆的在旅顺设立了总督府。

在东三省,局势依然对日本不利。

因为能通过宋彪保证俄国在东三省的特殊权益,俄国实质上绝无和日本分享东三省的意图,日本也清楚这一点,只是随着英法德美都不约而同的加快在东三省渗透,以及对宋彪和东北新军的扶持态度,日本同样清楚俄国正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

基于这种特殊的情况,日俄之间的秘密接触正在日益变得频繁,双方试图达成一份新的密约,以此来约束宋彪,而宋彪则通过德、美两国的强力支持,以及英俄、法日之间的奇妙矛盾,巧妙的对抗着这种约束力。

在所有的这些国家,宋彪已经秘密的和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会晤过,美国的态度无需再多加解释,他们将无条件的支持宋彪和东北新军,维持东三省的独立,以确保英日同盟和俄法同盟不能分刮东三省。这种支持转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