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4/6)

下意识的多看了他们两人几眼,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李恩富显得有种说不出的yin郁,这大概是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就这个时代而言,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离婚和失去女儿的抚养权都是一种难以走出去的人生yin影。

两个人刚坐下来,张康仁和李恩富就送了一份包装jing美的礼物给宋彪,这让宋彪稍稍有点意外,将这份礼物打开才发现是美国媒体对“别奥.弗拉基米尔.宋将军”的各种报道,特别是《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最长和全面。并且用上了俄军的“”的这个词汇,也就是著名的“间谍”。

宋彪看了看一遍,除了和军事、ri常生活有关的单词外,他基本无法将全文的意思大概猜测出来,就索xing将这份剪报拿给了李恩富。道:“我的英文水平和我的政治水平有得一比,都差到了极点,还是你来替我口译一遍。”

“好的!”

李恩富没有拒绝,他从开始的第一句翻译道:“每一个人都在关注的这场发生在东北亚洲地区的战争,正在出现戏剧xing的转折,在辽阳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特殊战争。ri军六个师的力量不仅未能攻陷俄军的三个师,反而损失惨重,据在战场上观战的美军武官转述,双方大约有十五万的jing锐部队集中在这里,而ri军一度是俄军的两倍,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俄军的前线最高指挥官别奥.弗拉基米尔.宋步兵上校实际上是一名华人,这是我们很难想象的问题,据俄国媒体报道的消息证明,这位步兵上校此前毕业于俄国最好的士官学校,并作为高级间谍在俄国总参谋学院进修,在ri俄战争之前,他在旅顺服役,军衔只是一名步兵中尉,因为在满洲地区组织了一个团规模的华人武装才破格提拔为少校……!”

这份报道直接是写于辽阳会战的后期,从ri期上来看,宋彪当时已经解决了野津贯道大将。

李恩富翻译了一遍后,和宋彪道:“总督大人在ri俄战争期间的表现令所有华人为之一振,中国需要您这样的优秀将领,当然,对于您帮助俄国,而不是帮助ri本一事,国人似乎至今还有很多不解。”

宋彪想了想,道:“你们会明白的,俄国人比ri本人好对付很多,其实在战争中,我们都可以看清楚这一点。如果我有十万人的部队,我就能很轻松的应对俄国人,但对于ri本人,隔着一道海峡的我也是望洋兴叹啊。”

李恩富犹豫了片刻,还是称赞道:“总督阁下有着特殊的判断力,我实际上很想写一本关于您的传记报道,在我来此之前,《纽约时报》的总编曾经和我谈过,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宋彪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想了一会儿才道:“没有问题。”

他想,大不了就扯淡,反正马德尼道夫将军也不会撕破这里面的各种玄机,总之在整个世界面前,他的出身已经是公布的——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叔父都曾经在清军效力,甲午战争之后,他跟随叔父前往海参崴寻找新的生路,就读于当地的俄国教会学校,后来前往俄国喀山士官学校就读,并在俄国总参谋军事学院深造半年,以中尉军衔在俄军驻旅顺军队实习服役,战争期间秘密组织了一个步兵团规模的本地武装,由此晋升俄国步兵少校,此后屡建战功,并带领这支满洲步兵团扩张为一个师,在清剿了浑江周边的土匪后,他回到俄军前线,在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的直接任命下担任新满洲军指挥官,利用本地武装的优势绕道袭击ri军右翼后方。此后又奇袭ri本满洲军设在辽阳的大本营,辽阳会战之后,他正式成为俄国远东军第十四军指挥官,收复旅顺和大连之后,他所在的部队改组为远东军第十五军,返回沈阳驻扎。

目前,俄国远东军第十五军再改组为东北新军。部队中俄军和本地部队各占一半左右,装备jing良,训练有素。被视作东三省和整个远东地区最为强大的军事武装。

至于他为什么要和ri本人作战,现阶段最主要的解释就是他童年在旅顺生活,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旅顺大屠杀。父母和亲人大多都死于这场屠杀。

一个ri军大屠杀之后侥幸活下来的遗孤,十年后又成了击溃ri军,歼灭ri军十万人的世界级名将——这是一个多么不幸的故事,又是一个多么励志的传奇,似乎美国人对这样的故事是很感兴趣,不仅是美国人,大概全世界都感兴趣。

在李恩富翻译了这篇报道后,宋彪至少确信他的英文水平是完全没有问题,就顺道和李恩富问道:“李先生,你是否愿意加入东北新军担任文职士官。虽然还是我的随行翻译官,但在负责的公务上有一些细节的差别,并且有更为优厚的待遇。”

&em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