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2/3)

总之,在韩烈的统治之下,大乾国以蟒蛇吞象的速度,在辽国这头庞然大物不断身上啃食着它的血肉,飞速地成壮大起来。

辽国内部则因为十万大军的损失,还无法反应过来,本就元气大伤的契丹这次真的是伤筋动骨。

更关键的是,因为韩烈的起兵,并且接连大败辽军的影响,此前才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乱局,再次有了起伏。

随着韩烈在东京道肆虐,辽国的其他的辖地,也在暗流涌动之中。大起波澜。

吐谷浑、党项人、回鹘人,都蠢蠢欲动。最重要的,还是南边的宋国。

此时北宋内部。原先执掌大权的高太后病逝不久,哲宗赵煦刚刚真正当上了切实意义上的皇帝,他雄心勃勃,非常想建立一番大功业。

得到传报,知道辽国的内部乱局后,思考了没多久功夫,赵煦登时就起了北伐的心思。

如果能收复连太祖、太宗皇帝都没能拿下的燕云十六州之地,那他赵煦就真正成了大宋历代官家中,功绩最为显赫。足以告慰祖先。

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期,北宋也是要出兵的,不过不是攻打辽国,而是兵出河湟,与西夏、吐蕃交战。

这次有更好的机会,北宋当即转移了目标,将攻打的方向,放到了辽国身上。

于是。在韩烈忙着收拢东京道的同时,宋国的战争机器调动起来,准备了大半年之后,自河北、山西两路出击。北伐大军向辽国发动了进攻。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辽国尽管已经趋近穷途末路,却也不会闭目等死。垂死的挣扎是不会少的。

在黄龙府大败后,天祚帝集齐了国内剩下所有可以调动的军队。原本准备再攻韩烈,势必要破除这个首先叛乱的势力。

此时遇上宋国北伐。调动来的大军登时也顾不上韩烈了,只得南下迎击宋军。

初期,宋军还是取得了不少的胜果,连破数城,兵围中京城,几乎就要完成收复燕云的壮举。

不过紧接着,集结而来的辽军也赶到了中京城下,与宋军一番大战,互有损伤,谁也奈何不了谁,陷入僵持。

而在此时,宋军的侧翼遭袭,原来西夏人派遣了援军,前来帮助辽国。

辽、夏两国合力,再加上在南边突入河西作乱的吐蕃国军队搅乱,宋国不得不撤军回防,回撤时中了圈套,被西夏铁鹞子伏击,损伤惨重。

在一阵半是溃乱半是撤退的奔袭之后,宋军回到了国境线内。

至此,赵煦此次北伐之举没有获得任何好处不说,还惹了一身骚,完全地失败。

在一个基本趋近于史实的世界,除非是像韩烈那样有着超自然的法术能力,不然两军交战,还是要看军力与指挥的。

很显然,尽管辽国这头庞然大物岁不久矣,但临死前的反扑,与西夏合力之后,宋军仍然不是对手。

这时,赵煦才知道厉害,慌乱不知所措,在几个心腹手下的建议下,推出几个大臣顶罪后,匆匆忙忙向辽国派出了议和使臣。

随后就是例行的,奉上大笔金银财宝,以作岁币,祈求和平。

而辽国也因为内乱还没有平顶下来,并不敢像之前那样太过逼迫,威吓了一番宋国使臣,也就顺势答应了求和。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韩烈在夺取了整个东京道后,大乾国离宋国边境也就没有多远。

宋国朝廷对于这个能连续大败辽军的新兴国家颇为畏惧,竟然在往辽国运送岁币的同时,还派遣了一只使节队伍,给韩烈送来了一批财物。

对于这种天降横财,韩烈自是颇为惊喜,当然是毫不客气地收入囊中,并且还有些贪心不足,试探性地提出一些要求。

在听到韩烈对汉人人口的索求后,宋国使臣有些为难,最终却还是答应下来。

跟着几个月,陆陆续续,从辽西走廊,以及辽东海岸线上,输送来近二十万青壮,皆是各种贼囚,犯事的军卒官吏,各种小工匠以及小生意人。

这一番,让韩烈大喜过望,没想到赵宋官家竟然还这么大方,当即回话,表示愿意与宋国共击辽人,为他们报仇。

但是,已经被打怕了的宋国却婉言相拒,谢绝了韩烈的这番好意。

得知回信后,韩烈对巫行云摇了摇头,评价道:“真是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合该为我所代,这大好江山,必将统一于我大乾旗下。”

旋即又过去了数月,东京道诸府,尽皆落于韩烈掌控之中,大乾的国势如旭日初升,不断上升。

是日,辽阳城。中心官邸之内,咚的一声。巫行云身着一袭华贵袍裙,破门而入。

在她身后。是两名捧着厚厚书册的宫人,仔细一看,不是晴玉与晴岚这两个小丫鬟,又是谁?

在定鼎东京道之后,韩烈所有的女人都被接到了辽阳,然后,刚到不久,巫行云便将晴玉晴岚两姐妹给弄到了身边,说是用惯了她们。

而与此同时。却将梅兰竹菊,四个灵鹫宫侍女,安排在了韩烈身旁贴身服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