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1/2)

伍尔芙跟随父母住在伦敦市区,邻海德公园。她的早年教育由父母在家指导完成。

1895年她的母亲突然离世,2年后,同母异父姐姐去世,15岁的伍尔芙因此遭受若干次精神崩溃。

后来在自传《存在的瞬间》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性侵。1904年,父亲莱斯利史蒂芬爵士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后来她们和几位朋友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团体。

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最初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其后作品都深受评论界和读者喜爱。大部分作品是由自己成立的「贺加斯岀版」推岀。

伍尔芙被誉為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不过她本人并不喜欢某些现代主义作者,如乔伊斯。

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著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至今仍有影响。

二战后她的声望有所下降,但随著70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她又成為文学界关注的对象。

伍尔芙患有严重的抑鬱症,她曾在1936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及:「永不要相信我的信,不骗你,写这信之前我彻夜未眠,瞪著一瓶三氯乙醛,喃喃说著不能、不要,你不能饮。」

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装满了石头之后,投入了位於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ouse)自尽,留下了给丈夫的遗书。伍尔芙与詹姆斯乔伊斯同年出生,又同年死去,两人又同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

最近关於吴尔夫的研究大多关注於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鬱症病史。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1997年eileenbarrett和patriciacramer所著的一系列文学批评:《virginiawoolf:lesbianreadings》。

1966年伊莉莎白泰勒曾主演的电影《灵欲*宵》(whosafraidofvirginiawoolf?),但这部影片的名字,却和virginiawoolf没有丝毫关係,而是套用了一曲英国童谣,名為「whosafraidofthebig,badwolf?」

在2002年,出现了一部以吴尔夫在写《达洛维夫人》期间故事為题材的电影《时时刻刻》(thehours)。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提名,但是没有获奖。

但是影片的主角妮可基曼(nicolekidman)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这部电影取材於普利兹奖得主麦可坎寧安(michaelcunningham)1998年的同名小说。

电影名字「thehours」是吴尔夫在创作期间為《达洛维夫人》所起的暂时名字。不过有些研究吴尔夫的学者对吴尔夫在影片中的形象非常不满。

魔侠守护者之一魔侠─亚当史密斯

亚当、斯密(英语:adamsmith,1723─1790),又译亚当、史密斯,亚当、史密夫,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產业和商业发展歷史的著作。

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亚当史密斯生於苏格兰伐夫郡的可可卡地。大约4岁时,亚当史密斯曾被一群吉普赛人诱拐,不过很快便被他的叔叔救回。

在大约14岁时,亚当史密斯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在「永恆的」(亚当史密斯如此称呼他)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

亚当史密斯在这个时期发展出他对自由、理性、和言论自由的热情。

在1740年他进入了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但他后来说「在牛津的时期对他后来的毕生事业没有多少影响」,他在1746年离开了牛津大学。

1748年他在亨利霍姆的赞助下开始於爱丁堡大学演讲授课。最初是针对修辞学和纯文学,但后来他开始研究「财富的发展」,到了他年近30岁时,他第一次阐述了经济哲学的「明确而简易的天赋自由制度」,他后来将这些理论写入被简称為「国富论」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裡。

在大约1750年时他认识了大卫休謨,两人成為亲密的好友。他也认识了一些在后来成為苏格兰啟蒙运动推手的人物。

亚当史密斯的父亲对於基督教有强烈兴趣并且加入了温和派的苏格兰长老教会。亚当史密斯可能曾经前往英格兰寻求英格兰教会的职业生涯:但这件事的真实性仍具争议。為何他放弃信仰并回到苏格兰的原因仍然未知,但能肯定的是这时亚当史密斯已经成為自然神论者了。

在1751年亚当史密斯被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