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苦思力索而不易(2/2)

益世报》增刊上说:「我有时读他的杂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时又感到他所瞄準(鲁迅最爱用各种军事名词的)的对象实在不值得一粒子弹。骂他的人和被他骂的人实在没有一在任何方面是与他同等的。」

日本文学家尾崎秀实:「左联的泰斗」。日本作家山上正义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主流的唯一代表者」。日本作家增田涉称讚鲁迅為「中国文艺界庞然的斯芬克斯」。

也有不少人认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主要是认為他睚眥必报,喜好争论。批评尤為激烈者為苏雪林,鲁迅去世时,苏雪林写信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称之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四史文学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於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引发与左派作家之间的笔战。

学者郑学稼著述的《鲁迅正传》对鲁迅的性格多有微词。唐绍华认為,鲁迅「对任何现实永远不会满意,因而变成真正的為反对而反对的反对者。」

薛涌认為鲁迅「国人心灵不医治的话,**也不值得救治」的言论是挑战文明社会的基本医学道德的宣言;也认為鲁迅继承了儒家传统社会知识分子对於老百姓的道德和智慧优越感,「没有宪政精神,而充满了僭政精神」;此外,鲁迅「本人并无直接当农民的经验」,其作品中阿q式的愚昧民眾形象的形成受到日本媒体对於中国人妖魔化、丑化的影响;「鲁迅说中国文化吃人,乃是真知。可惜,他自己并没有能跳出这样的文化。」

钱玄同曾总括他有…短处:多疑,轻信,迁怒。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