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故地重游(2/3)
鬼附在要死的人身上,骗他的亲人说要他儿媳妇陪葬,幸好当时有个高人在场拆穿了,原来是那个鬼想要娶一个鬼妻!”
“你们想太多了,不会有事的。如果老人家真的只是想见见我,难道让一个一百多岁的人死不瞑目?”我大老远的跑过来,怎么可能就这样遛个弯就回去?再说我现在的好奇心已经被勾起来,这次还真非去看看不可了。
小小孙和老黄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劝我。
“那我们几个人一定要多个心眼才行,万一要有什么事,就马上跑!”小小孙说。
“对了,我认识一个高人,到时候我叫上他一起,应该不会有事的。”老黄也说。
就这么决定了,继续向上塘村出发,但是我看他们两个还是战战兢兢的样子,搞得我自己也有点怔忡不定了。
这一趟到底是福是祸?
这里的世界好像跟外面完全隔绝似的。
这些年,外面的世界可谓是飞速发展,什么宇宙飞船、空间站,什么大数据、自媒体搞得轰轰烈烈,连屁大的贵阳没得大城市的命,也学会了大城市的病,学人家堵车,学人家雾霾,学人家污染,学人家灯红酒绿,学人家搞大型楼盘……现代化的潮流推着我们这些跨世纪的人才疲于奔命,晕头转向的随波逐流。
而来到这里,我好像坐着时光机,一下子跌到了八十年代的农村。
那是一个悠闲惬意的时代。
天空是那么蓝,青山是那么绿,流水是那么清澈,果实累累的玉米摇曳生姿,光着屁股在河水里嬉闹的顽童是那么开心,三三两两的老牛不时抬头发出“哞”的叫声,树木掩映中的老房子升起一阵炊烟,西边的落日给一切渡上一层柔和的金色……
一切都还是那么静谧,那么和谐,人和大自然很自然的融合。
一切都还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模样。
当夜幕笼罩,一切都随着太阳公公的下班而睡着了,黑暗之中偶尔发出的狗叫之声,就好像大自然发出的轻微的鼾声。
幸而上塘村已经通了电了,不至于让人两眼抓瞎。可是这里的人还是像我印象中的那么节省,用的都是低度的电灯,树木掩映之下三三两两的灯光,朦朦胧胧的,忽现忽隐,好像散落在草丛里的萤火虫。
老孙家院子里的灯光也好不到哪儿去,好在烧着一大堆柴火,把整个院子照得通明。
院子里人声鼎沸,忙乱不堪,估计整个村子都人都差不多到了。反正我应该都不认识,就随小小孙直接去老孙的房间。
屋子里更加昏暗,微弱的灯光简直不堪照明,任何人面对面都看不清相貌,我估计他们装电灯的作用,主要在于晚上行动的时候不会碰到别人的鼻子。
几个老人围坐在一张小桌子周围聊着什么,桌子上散放着一些花生,还有几碗酒,老人们不时端起酒碗来喝一口,惬意的叹一口气。
老孙躺在木床上,没有声息,不知情况。
“这位就是老主公要我们找的小刀。老主公怎么样了?”估计小小孙也知道昏黄的灯光下,别人认不出他来,所以主动开口。
老人们一边急忙让座一边说:“老主公从昨天晚上醒来过之后,就一直睡着,到现在都没有醒过来过。”
原来老孙的辈分在村里是很高的,整个村的人都叫他老主公,貌似我也不应该叫老孙了。可是当初是他非要我们这样叫他的,我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坚持不肯,那太过不敬,可是他那架势,简直就是要拉着拜把子,不得已只好这么叫了。
小小孙走到床前,轻轻的叫了几声:“老主公,老主公……”
没有回应。
小小孙又把手指伸到老孙鼻子底下,试了一下鼻息,回头对我说道:“没事,恐怕要麻烦你等一下了。”
“没事的,那就等等吧。”我说。
这时候老人们已经让出了两个座位,小小孙就让我和老黄坐下了。
一个中年妇女捧着烤熟的土豆进来让我吃,十分抱歉的说饭菜都没有了,只好吃点土豆充饥。我知道这是他们这里的特色,平时经常丢一些土豆在灶坑里捂着,想吃的时候随时刨出来,挺好吃的。
“小刀上班是做什么的啊?”一个老人亲切的问。
“呃……我是做软件开发的。”
“什么……软件开发?”
“……就是……就是……电脑软件……”这个我倒是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了。
“就是卖光盘的,电脑光盘,放在录像机里面看的那种。”小小孙在外面打过工,毕竟是见过世面的。
“哦……那有没有卖带色的那种啊?嘿嘿嘿……”几个老人发出男人心照不宣的那种笑声。
“当然卖了,主要靠那个赚钱呢,呵呵呵。”我附和着。
有一搭没一搭的扯了半天,旁边的老黄突然问:“小刀是怎么跟老主公认识的?”
我就跟他们说了当初是跟两个同学来这里玩的事。
“哦,那是二十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